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财政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洪流中,财政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关键是夯实基础,不断加强财政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广大农村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农村财务与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一项工作,也是当前农村各种问题产生的核心所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证,也是搞好农村基层民主的要求。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如农业开发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土地征占补偿金、村级运转补助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等,还有村级负债问题、村集体资产管理等问题,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好用好村集体的资金(资产)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会计人员。农村财务工作管理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如何维护农民和集体合法权益的问题,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信誉,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目前我县农村会计工作的松散管理现状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各级领导和财政、农经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对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二、我县农村会计工作现状
(一)农村会计管理体制
我县从2002年就开始采用“村账乡镇代管”的模式管理村级财务(即各代理服务机构在接受委托后,各行政村不再设会计与出纳,只配备专职或兼职报账员,其资金由代理机构根据自愿签订的委托协议,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我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服务机构主要是各乡镇经管站,另有少部分由乡镇财政所提供服务。乡镇经管站或财政所配有专职人员负责本乡镇村级财务工作。在管理方式上主要实行村账乡(镇)理、村账乡(镇)监、村级自管三种形式。目前我县各乡镇执行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二)农村会计人员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全县共有乡镇10个、行政村205个。农村会计人员(含村集体组织报账员,下同)队伍庞大,情况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如下:
1、人员组成:我县的农村会计人员主要是由乡镇政府部门(财政所、经管站等)会计人员、乡镇企业会计人员、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和村级报账员组成。其中,村级会计人员(报账员)一般由村支书、村主任和计生专干等村干部兼任或由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村民担任,主要负责村级收入、支出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村级备用金的领取、保管和定期向代理服务机构报账。村干部事情繁杂,一名村干部可能兼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保险、揽存揽储、村级报账等工作。
2、人员规模:农村会计人员253人,其中:男性158人,女性95人。
3、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有109名,占43%;40-50岁的有73名,占28.9%;30-40岁的有48名,占19%,30岁以下的只有23名,仅占9%。
4、文化层次: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64名,占25.3%;高中学历的有122名,占48.2%;中专学历的有11名,占4.3%;大专学历的只有34名,占13.4%;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22名,占8.7%。
5、持证情况:在全县所有农村会计人员中,持有财政部门发放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有253人,占100%。
(三)农村会计人员培训情况
2009年至2012年,我县按照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的安排部署,较大规模地开展了乡镇财政干部和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及农村财务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乡镇财政干部85人次,培训农村财会人员874人次,培训班食宿费用全部由财政负担。通过培训,乡镇财政干部和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深受广大农村会计人员的欢迎,反响和效果都特别好。
三、我县农村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级会计队伍不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换届选举”。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村会计或报账员一般由村干部兼任,村委、支部进行换届选举时,往往有些原则性强、业务熟练、素质过硬的会计被换下来,导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任干部一个会计(报账员)”。一个会计搞了几年,好不容易熟悉会计业务了,却被更换了,新上任的人员又要从头学起,村会计基础工作就可想而知了。会计人员变动频繁,在选举中某些不具备会计业务能力的人员被选为村会计,导致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村级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还有部分村级组织常常以自治为名,随意撤换村级财务人员也是常事,有的村甚至一年调换两、三任财务会计。有些业务能力强的村级财务人员在任职时,由于待遇过低,事情繁杂,加上没有硬性的组织约束,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去了。
由于会计人员素质及自然条件限制,原始凭证的取得大多数欠规范,还有部分村因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档案保存不完整,形成了“断头账”或“两本账”。
2、村级会计人员呈现“两低一高”现象
根据统计,我县农村财会人员呈现出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水平低和年龄偏高的特点。特别是在村级组织中,稍为年轻、有点文化(指高中毕业)的村民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去了,由于村级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日常工作被动和不到位,村级财务制度不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不健全。如开支报销的手续不完备,原始凭证要素不全、无经手人签字、无负责人审批、白条入账较为普遍,致使账目不清,村(居)民意见大。
3、对农村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
根据《会计法》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即财政部门是会计的主管部门。但绝大多数乡镇农村会计接受乡镇经管站的管理,乡镇经管站为农村会计管理主体。乡镇经管站是隶属于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业务上受上级农经部门的领导,但会计工作专业性强,再加上有的经管站也没有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难以有效地管理农村会计工作,造成了对农村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这也助长了农村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的普遍化。
4、农村会计人员待遇太低
目前,我县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在职村干部补贴、离任村主干生活困难补助和村级办公经费支出,并未在补助经费中明确对村级报账人员的补助。根据我们的调查,村干部每年由财政补助的收入大概在4500元左右,而村会计(报账员)一般由村支书、村主任或计生专干兼任,只享受村干部待遇,并没有额外的收入。
(二)当前农村
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15-06-22 12:25:4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981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