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对照检查材料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省、市的相关要求以及县活动办的具体部署,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按照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大家议的原则,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发放征求意见表、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认真查找自身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20条规定方面,“四风”方面以及服务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遵守政治纪律和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情况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回顾多年工作经历,无论在哪个阶段、哪个岗位,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与国家、忠诚于人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服从组织决定、听从安排,找准角色定位,始终坚持把政治纪律作为党最根本的纪律,作为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来遵守和维护。但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观念不强。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保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但是在一些协调会上,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思想上却有所顾虑,不能当场讲出来,尤其是涉及敏感性的问题,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而进行分析鉴别的能力。二是抵制不力。不听信自由化言论、不信谣、不传谣,但是有时听到一些不当言论,看到一些不当做法,缺乏鲜明的态度,对网络上、社会上的一些“段子”,也只是看看罢了,没有有效地抵制,缺乏应有的政治责任和担当。三是认识不深。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只是简单地吸取教训,从内心深处反思和改造的少,查摆自身问题存在以查找工作问题代替剖析思想问题的倾向,缺乏内心深层次自我剖析的勇气。四是执行不到位。对于上级的一些政策只是被动机械执行,习惯于当“传话筒”,不注重结合实际,不讲实际效果,对自身所承担的重大责任认识不足,不能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二)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情况
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出台后,本人高度重视,对相关规定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在个人工作生活中严格执行。但是通过认真对照检查,发现自己对中央和省委的规定和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自己当领导干部多年,思想上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在落实中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一些事情面子上过得去就行,没必要特别较真。比如在公款吃喝方面,认为吃点喝点是正常事,多年的习惯一时难改。二是联系群众还不深入。喜欢在办公室部署工作,较少到基层一线办公,有时虽然是下去了,但是真正与人民群众接触少,真正听取群众意见少,大多是泛泛而过,缺乏刻苦、求真的调研精神。三是工作作风还不务实。工作中偏重于看得见的重点工作、主要事情,对经常性工作认真不够、用力不够,工作部署的多,检查落实的少,对部分工作督办跟踪的不够紧,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其他有关情况说明
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在安排部署工作的同时抓好廉政建设,经常听取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定期不定期地采取座谈、实地调查等形式了解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以身作则,廉洁从政。本人在“三公”经费支出、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方面没有违反国家和省级规定;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私自消费、人情消费;办公用房已经调整到位,使用面积符合规定标准。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率先垂范,完善制度,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彰显了勤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以身作则的崇高风范,给全党作出了表率,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持原则,带头弘扬正气,带头抵制不正之风,形成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正能量。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学习积极性不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对马列主义、党的重要思想理论只求学过、看过,不求深入地理解和完整准确地把握。虽然制定了具体的学习计划,但在工作忙、压力大的时候,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习过程中,也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消化,学习满足于看了规定的资料、记了要求的笔记、写了安排的心得,但没有把握学习重点,没有结合本身工作生活和学习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学得不深、不透、不管用。二是面上工作比较多。工作中偏重于看得见的重点工作、主要事情,对经常性工作认真不够、用力不够,对自己没有分管的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就行。下级汇报工作的时候,喜欢听成绩,喜欢看数字,上级来检查的时候,也是报喜不报忧。对一些重点工作喜欢追求“立竿见影”的效应,缺乏反复抓、抓反复的恒心,在推进工作中急于求成,重过程轻效果,结果起到了反作用,一些根本性、长远性工作也得不到真正落实。三是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有等靠心理,觉得工作上有书记、县长,下边有局长、股长,想着拖一拖、等一等,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喜欢用开会来解决问题,很多工作召开了座谈会、推进会、现场会、协调会,也进行了安排部署,但是却不注意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没有一抓到底,督查检查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四是调查研究寻求形式。喜欢在办公室解决问题,很少到基层一线办公。有时下基层只是听听汇报,为调研而调研,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到联系点调研也大多只是和村干部交流工作,和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少。调研时发现的一些问题,由于解决难度大,也就搁置了,不愿意耗费精力去想办法。
(二)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强。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逐步发展,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精力投入到日常行政事务中偏多,疲于应付各种会议、检查、突发事件等,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有所淡化。下基层调研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不善于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群众的愿望、情绪和社会矛盾掌握不及时、了解不准确,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个人主义存在。总觉得自己工作时间长、经验多,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满足于凭老习惯、老办法办事,有时不愿听取他人意见,有时凭经验主义决策办事。工作上喜欢听好消息、成绩,不喜欢听问题、难处,有时遇到问题比较急躁,说话不考虑对方感受,工作方法比较武断,主观能动性差,导致想问题、办事情不够全面,工作效率不高。三是基层调研时间少。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主要靠听汇报和抽查,不够全面系统。虽然也下基层部门调研,但是真正进村入户少,真正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少,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少,联系群众不广泛,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少,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不及时不全面,对干部思想状况和基层干部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工作中基本能够做到说话热情、客气,但在对待朋友、熟人与一般群众之间还有差别,感情上、效率上还没有一视同仁。另外,对部门职工工作上要求的多,生活上关心的少。
(三)享乐主义方面
一是精神有所懈怠。自己干城建方面工作时间比较长,时常有
群众路线对照检查材料
本文2015-06-02 11:26:03发表“个人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923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