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乡镇干部执行力因素及对策思考
影响乡镇干部执行力因素及对策思考
政府的执行力就是干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和任务的能力。提高乡镇干部执行力概括起来就是提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能力。想干事体现干部的思想素质,是执行力的前提和动力;能干事体现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方法,是执行力的核心;干成事、不出事体现干部的真本事,是检验执行力的标准。当前我乡个别干部职工存在业务工作推进慢、落实难、问题多,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在此就如何提高干部执行力,谈谈个人的一点拙见。
一、影响我乡干部执行力因素及原因
(一)自身因素
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政府执行力高低的核心。干部执政为民的愿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执行的素质和能力。当前,我乡大多数干部都是熟悉情况,扎根基层,勤奋工作,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具大的贡献,但是,少数干部在执行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扎根基层的思想不牢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做好乡镇工作非常艰难,因此少数乡镇干部往往趁乡镇换届、人事调整、机构改革时跳槽,特别是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和高学历的年轻干部表现比较突出,把跳出乡镇作为一种“解脱”,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在乡镇干,缺乏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理想和抱负。
二是工作标准和自我要求不高。有些干部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知识面较窄,又不善学习;有的土生土长在农村,眼界不够开阔,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慢,缺乏竞争意识,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期望;有的忧患意识不足,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守业”思想突出,工作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消极应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工作方法简单,推崇乡镇工作“三分道理,七分蛮干”,凭经验办事,不愿触及深层次矛盾,甚至明显呈现出“厌倦感”、“乏味感”,工作热情不高。
三是勤政务实精神缺失。“早晨一身露水,白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的“三水”精神曾是乡镇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而今乡镇干部的交际应酬多了,接受工作往往在会议上,联系基层常常在电话里,搞遥控,工作打包搞批发,深入到村社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少了。有的只打自己的小算盘,工作敷衍应付,忙着借子女、朋友之名经商办企业,为自己赚钱,懈怠了本职工作,做大了个人的“经济蛋糕”,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四是乡土观念比较严重。大多数乡镇干部离土不离乡,家庭在本地,一方面亲和力强,另一方面家族、宗族、群带关系复杂,三亲四戚多,说情办事的多,讲人伦亲情,碍不过情面,因此常常办事不敢坚持原则,“讲关系、和稀泥、打圆场”,影响他们做事的决心、办事的公允和成事的毅力。还有极少数乡镇干部吃性重、玩性重、惰性重,热衷于吃喝、打牌、玩乐,甚至赌博,生活作风不够清廉。
(二)外部因素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不仅仅只接受区县政府的管理,还要管理所辖村屯,其执行力的强弱,同时受上级政府和基层村屯的情况影响。
一是职能进退两难。提高执行力,一方面要求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另一方面下达大量的行政事务和名目繁多的达标创建任务,致使乡镇疲于应付。在职能进退上,该进的进不去,该退的退不出,严重影响乡镇职能的转变。
二是权责关系不匹配。在各项行政改革中,下放给我们的权限,实际基本上都是责任,有很多还是一票否决的,比如安全、计生、环境保护等工作。上级政府每年还要求我们签订各种责任书,压任务和责任,而且责任书在签订前很少征求我们的意见,让我们的干部感到不被尊重和信任,影响执行工作的积极性。我们逐步演化成“三化”政府:“地位边缘化、权力空壳化、责任无限化”;同样,我们的干部也成了“三大干部”:“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天大的责任”。
三是执行遇梗阻。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是群众直接选举的,乡政府管不了我“帽子”,支配不了我“票子”,你有法律
影响乡镇干部执行力因素及对策思考
本文2015-05-25 19:15:3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905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