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5-05-20浏览:2565下载136次收藏

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李振兴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加快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积极构筑具有我特色的现代化畜牧业,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实施“科教兴牧、依法治牧”战略,努力提高科技含量,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调整农村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从而使全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2014年全县肥猪出栏65万头,肉牛出栏5.6万头,畜牧业总产值13.2亿元,实现畜牧业产、供、销良性发展。  

二、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优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及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也制定出台了《关于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对我县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猪、牛肉和羊肉的消费量日趋增加,特色畜产品一直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态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据调查,我县市场上供应的生猪、牛肉、羊肉及禽类产品80%来自县外,当地生产的畜产品销售量仅占20%左右,产品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供应。因此,我县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开发潜力。  

3、区位优势独特。我县海拔高差大,境内立体气候分布十分明显,交通便利,畜产品流通快,发展特色畜牧业基础条件好。根据海拔的高低可以划分为三个养殖区域,即在高山区重点布局以养鸭、田棚养鸡、山地鸡养殖等家禽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在中半山和低谷地区建立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重点布局仔猪培育和商品猪养殖;在低热河谷地区建立本地小黄牛、杂交牛、山羊等大牲畜养殖基地,实行厩养与放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另外,我县工业化程度低,生活和工业“三废”排放量相对较少,环境和畜产品污染较轻,具有发展无公害畜产品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4、饲料资源丰富。椐统计,全县有各类天然草场资源面积219.5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88.27万亩,农作物桔杆产量30.72万吨,甘蔗渣(绝干)3.6万吨,糖蜜(糖泥)1.14万吨,木薯淀粉渣、木薯酒精渣、木薯糖浆渣13.5万吨,糖麸0.25万吨,渣类0.35万吨,香蕉副产物鲜叶茎7.14万吨,年推广青贮饲料3.8万吨和氨化饲料3.06万吨,年利用冬闲农田地种植牧草2087亩,可提供丰富的饲草料,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制约因素  

1、农户养殖观念落后,思想认识还比较低。大多数农户只顾眼前利益,还没有真正把畜牧业作为长远的增收项目来抓,组织化程度很低,缺乏养殖能人、经纪能人及管理能人,没有意识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的传统观念仍束缚着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手脚。“牛”在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心目中仍然只是一种农业生产资料,发展商品牛生产、靠养牛致富的观念和意识在干部群众中仍很淡薄。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赚钱渠道的增加,小农意识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农民也不太愿意从事周期长、耗精力、风险大的养殖业了。  

2、产业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近几年来,全县对发展畜牧业的经费尽管是不断增加的,但是增加的幅度比较小,投入仍然不足,有的地方的投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由于畜牧业的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乡镇一级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农民对生猪、肉牛和家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