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5-05-14浏览:2449下载272次收藏

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对农民的培训放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农民、重点是农民、难点也是农民。我国有八亿多农民,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制约了农民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把培训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引擎,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焏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有效途径,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供有力的措施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我对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我乡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校13个,乡镇培训学校1个,村级培训学校12个。2009年共开展培训30多期,培训人数达680多人次。培训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焊工、驾驶与维修、服装与缝纫加工、建筑装饰、餐馆旅游服务、家政保健服务、商业营销等。参加培训的人员大多为初中的应往届毕业生和农闲在家的农村妇女和剩余劳动力,通过实际调查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注重宣传引导。  

上级县政府出台了指导性文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对各乡(镇)及部门的目标考核。采取对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部门实行专项补贴、对培训投入大和培训质量好的单位给予重点奖励、对自主创业的农民提供创业基金扶持等措施进行鼓励引导。我乡各相关部门也采取多项措施调动农民参与转移培训的积极性。90%以上的村级培训单位宣传发动比较到位;有的培训学校还制定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奖励政策。  

(二)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  

我乡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经费投入。一是整合了涉农培训的“民生工程”项目资源,如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劳动就业部门的“金蓝领工程”等;二是整合了各部门培训资源,如农工部的农民知识化培训、农业局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茶果局的茶果种植培训、农机局的农机培训、畜牧局的养殖培训、林业部门的林业技术培训、文化局的文化能人培训、劳动社会保障局的公民职业化培训、供销部门的经营素质培训、计生部门的计生法律法规培训等;三是整合了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如积极引导初中应届毕业生到县里的职业教育学校就读。四是整合了各类社会培训资源,如发挥乡村广播站的宣传作用,开展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开辟农民培训教育专栏,推行校企联办的新型培训模式等。五是整合了财政预算内培训经费资源,如加大了乡财政的扶持力度。五年来,除县级财政每年安排的培训资金外,还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共计3.37万元用于培训。  

(三)突出分类培训  

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先后组织了车工、钳工、服装工、电焊工、编织工等工种的培训。二是实用技术培训。采取送技术到家门、到田间、到地头的形式,开展蔬菜大棚、生猪养殖、茶叶种植、家禽养殖等实用技术的培训。  

   

二、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自开展转移培训以来,培训的成效逐渐被广大农民认可,农民对待培训的态度已从消极怀疑转向主动接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转移培训反应冷淡。调查中发现,有50%以上妇女和年龄偏大者认为自己不可能外出打工,培训不培训无所谓;有30%左右有条件转移的人认为参加了培训也不一定管用,没有参加培训的欲望;还有40%左右的农民认为培训项目不适合自己,对培训不感兴趣。二是被动应付。据调查,有20%左右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明确,“让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对培训内容不加选择。还有10%左右的农民把参加培训当成为村里完任务。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相当一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