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高效的慢性疾病防治体系的建议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群中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病症(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主要包括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常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对居民健康影响显著,社会负担增加明显。
2014年12月5日,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主任带队参加的第四届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中,大会报告中提到:认识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相关的死亡有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最贫穷的人群,这些不成比例的疾病发病率凸显了综合防治非传染性疾病的需求,部长们重申2014年7月在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所作的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政治宣言。因此慢性病的防治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医疗卫生组织的重视。
糖尿病作为国际上认可的“四大慢病”之一,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1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 3.7 亿,其中 80% 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 2030 年全球将有近 5.5 亿糖尿病患者。2011 年全球共有 460 万人死于糖尿病,当年糖尿病的全球医疗花费达 4650 亿美元。其中糖尿病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快速增长,已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
2007 至 2008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 20 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 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 15.5%,糖尿病患者中仅有 40% 获得诊断。最近发表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发现。同时从糖尿病经济负担调查发现,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住院的天数增加 1 倍,就诊次数增加 2.5 倍,医疗花费增加了 2.4 倍。病程超过 10 年的糖尿病患者与病程在 5 年之内者相比,医疗费用增加了近 3 倍。糖尿病不仅给患病个体带来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并导致寿命的缩短,还给个人
关于建立高效的慢性疾病防治体系的建议
本文2015-04-22 17:19:27发表“模板范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825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