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全市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5-04-12浏览:2355下载215次收藏

关于全市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提出了新常态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强调了品牌建设在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作用。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我市品牌创建工作稳中求进,逐级突破,已拥有141个国家和省级品牌,初步形成区域、产业、产品“三位一体”,多层次布局、一体化推进的品牌创建工作新格局。为实现品牌工作高位求进,突出“质量、创新、发展”新主题,我们对xx市品牌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全市品牌建设现状

自1993年创建第一届“四川名牌”以来,我市品牌建设工作历经22年征程,已初步构建起以“区域品牌”为基础、“产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龙头的品牌体系。据统计,区域品牌方面我市共有1个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1个全省质量强市“示范镇”, 2个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园区;“产业品牌”方面共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3个省级精品示范区;“产品品牌”方面共有1个省政府质量奖,2个中国名牌,67个四川名牌,9个市政府质量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引导到位。

一是抓好了统筹规划。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xx市“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促进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xx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等重要规划及文件,明确了“质量强市、品牌兴市”的发展战略,并把品牌工程作为质量强市“三大工程”之一加以规划落实。

二是强化了品牌激励。为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市政府对新获省政府质量奖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企业,每个奖励30万元;对新获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每个奖励20万元;对新获的四川名牌产品,每个奖励10万元。政府奖励不仅提高了企业的争创积极性,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导向。

(二)部门狠抓落实,创建措施到位。

一是把质量提升作为品牌创建的工作基础。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活动,共培育标杆企业190家,指导帮扶短板企业20家,有力提升了xx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二是把标准引领作为品牌创建的技术支撑。结合各区县特色农业,创建了东坡泡菜、洪雅奶业、仁寿黑龙滩生态渔业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一大批省级示范乡镇及精品示范项目,用标准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同时积极开展服务业标准化探索和旅游标准化示范,指导铁通公铁物流、仁寿县信访局等单位申报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

三是把打假保名作为品牌创建的有力保障。产品生产领域开展了以农资、汽配、液化气、絮用纤维制品为重点的“质检利剑”专项行动;商品流通领域开展了以家电、纺织品、燃气用具、妇女护理用品为重点的“红盾春雷行动”;食品领域开展了以泡菜、调味品、白酒、大米、植物油为重点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旅游领域开展了“绿盾行动”、赴台旅游和旅游团队电子行程单专项整治。通过各种专项整治,维护了品牌形象,保护了品牌市场。

(三)企业积极参与,品牌覆盖到位。

一是主导产业实现了“全覆盖”。以四川名牌为例,我市67个四川名牌在7大主导产业中实现了全面覆盖,其中食品名牌27个,占40%;化工名牌9个,占13%;建材名牌9个,占13%;机械名牌6个,占9%;服务名牌3个,占4%;其它主导产业的名牌13个,充分体现了品牌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是区域分布体现了“特色化”。同样以四川名牌为例,我市67个四川名牌中东坡区共有34个,主要集中在泡菜、化工、建材等行业;仁寿县共有名牌8个,主要集中在电线电缆、肉制品、焦炭等行业;彭山县共有名牌6个,主要集中在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全市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