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5-03-30浏览:2496下载264次收藏

 

抓住关键  破解医药改革难题

突出重点  确保政策惠及民生


xx县辖4镇6乡1个旅游区,321个行政村,总人口11.33万,其中农业户籍人口9.3万。截止2014年11月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37家,其中县级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0所(另设右卫镇杀虎口旅游区分院)、村卫生室321个,其他专业防保机构4所(疾控、妇幼、卫生监督、新农合办)。各类在职卫技人员769人,开设床位469张。全县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职称97人,注册护士84人。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积极承担医改责任,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纳入重要议程,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制度措施,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特别是2014年,我们按照上级部署,牢牢抓住医改主线,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医改范围,纵深推进医改进程,全民医保体系建立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扩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主导,财政保障,突显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在医改启动之初,我县就把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专门成立了医改领导组,组织发改、财政、人事、卫生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对改革的具体事宜进行研究部署,并制定出台了基层医改“1主10辅”改革文件和公立医院改革和相关领域改革配套实施方案,着力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减轻医院负担,不断健全符合公益性方向的高效运转机制。一是把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全部确定为全额事业单位,有力地确保了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二是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工资津贴等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实行全额拨款。三是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2014年县财政预算医疗卫生事业经费达5993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8%,比2013年增加340多万,增幅达5.7%。四是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4年我们按照“县提高、乡达标、村覆盖”的要求,争取各级各类资金400多万元,新建了农村急救中心,对6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建了3所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宿舍,对10多个村卫生室进行了维修,全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扩大惠民政策的普及性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一是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2014年全县零差价销售药品1349万元,为群众让利370多万元,财政专项补助253万元全部按月拨付到位,并按月补助到位;二是积极探索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已经确定试点机构名单和具体补偿办法,2015年3月份正式开始启动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

——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一是稳步实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实行院长、副院长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管理。科学确定人员编制,县编办对县人民医院进行了编制核定,下达编制203名,确保了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编制总数的 85%。同时,县人民医院将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将收入向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重点岗位和高风险岗位倾斜。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确保了医务人员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二是建立完善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双考核制度。县编办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编制核定,10所乡镇卫生院编制148个。在管理制度和绩效工资上,健全完善了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奖励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双考核双挂钩”(卫生局对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个人收入挂钩);乡镇卫生院对医务人员按岗位职责、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励性工资挂钩,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强化公立医院内涵建设。一是县人民医院将眼科、急诊科、产科、心内科、神经外科五个科室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强化建设,更新配置了新型诊疗设备,配备了骨干医师,2014年又申报了血液透析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8个专业30个病种,并积极开展“先住院、后付费”改革;实行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系统,完善住院管理;为员工交纳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意外保险等,建立健全了医患纠纷协调机制。二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了“三好一满意”活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和贯彻落实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活动,进一步简化住院办事程序,改善服务态度,提升了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三是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各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落实依法治国精神,积极推进法治建设进程,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活动和卫生监督执法“五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同时,县卫生局修订完善了卫生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实施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了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全县参合农民69742人,参合率99.9%,人均筹资标准达到了390元/人。参合农民个人筹资433.2万元,民政补助资金55万元。全年新农合基金筹资总额2490多万元。2014年新农合明确对儿童白血病等在23种重大疾病实行定点医院救治、单病种定额补助,提高报销比例;将病毒性肝炎等35个病种列入大额门诊补偿范围;对于剖腹产、宫外孕等14个病种,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参合农民全部免费;与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三二二医院,朔州市妇幼保健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达成协议,实行省、市级医院异地即时结算。2014年全年,新农合共报销2454.6万元、5.8万人次,覆盖全县320多个自然村。此外,从2011年开始开展了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改革,2014年又启动了“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改革。

——加快中医事业发展步伐。一是积极支持县中医院建设。2011年我们出台了《xx县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加大对县中医院中医诊疗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将县中医院定为全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真正发挥中医药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在新农合保障方面,对中医诊疗给予报销比例适当提高的政策支持。二是加大对基层中医药的投入。2014年为乡镇卫生院集中采购配备中医诊疗设备9套,为部分村卫生室配备价值13万元的中医药设备,为基层中医药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9所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中医服务工作,占总数的90%;219家村卫生室能简单提供中医药服务,占总数的68.2%。三是积极开展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申报工作。2014年我县右卫镇、李达窑乡、元堡子镇3所乡镇卫生院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全县共有4所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全省特色乡镇卫生院,比例达40%。

——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014年县政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4.08万元。为9.8万人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儿童、慢病、重性精神病等系统管理率均达90%以上。全年为6316名老年人、3213名城镇居民和2950名学龄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随访慢病、老年人等8740余人次。二是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649名,补助金额19.47万元;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3020人,发现妇科疾病109人,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能力建设。切实加强人患“布病”防治,主动监测960余人,确诊287人,将治疗费用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对50名羁押人员进行了血清初筛,对21名高危人员进行干预,发现hiv阳性1例、服药治疗患者2名。全县传染病实现了网络直报,上报各类传染病例407例。及时修订完善卫生应急预案,适时开展了应急培训和救援演练,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全县的卫生应急网络体系。

三、三级联动,优势互补,实现卫生资源管理一体化

认真落实《关于推进优质资源下沉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构建医疗联合体相关部署,统筹全县卫生资源,逐步完善全县医疗卫生资源一体化管理。一是组建了卫技人才管理中心。县编办出台了《关于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局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通知》,明确了xx县卫技人才管理中心为站股级编制,由卫技中心负责对全县医技人员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因地制宜,按需分配,初步实现了全县卫生人才的统一管理。二是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活动。2014年县人民医院与6所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配出18名骨干医务人员开展为期1年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服务工作,并负责乡镇卫生院骨干的长期培训培养。三是加大卫技人员培训培养力度。2014年政府为县人民医院招聘医技人员8名。县卫生局积极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工作,组织了三期村医培训班,对157名村医进行了集中培训。期间,邀请专家进行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开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县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大一医院,以及威远镇、右卫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开通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五是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按照“财产、财务、业务、药品、制度、考核”六统一原则,全县10所乡镇卫生院、321个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100%。村卫生室的财产、业务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统一管理,村医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统一考核。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县财力有限,对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城乡基本医保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基本医保共济性不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基层人才培养难;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配送体制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存在药品不能按需订购、药品配送不及时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工作部署,不断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果,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推进卫生事业的转型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