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xx县工业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xx县发展工业经济到了一个瓶颈,如何发展好工业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动力,于7月4日—25日参加对全县具有代表性的22家企业和12家涉及工业管理及项目审批的部门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围绕工业发展、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热难点问题、企业自身发展计划,以及全县工业应如何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座谈了解,现场实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情况
1、经济指标情况。截止201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0.27亿元,比2010年(“十一五”末)36.44亿元增13.84亿元、增长37.98%,比2005年(“十五”末)19.88亿元增30.39亿元、增长152.87%;工业增加值17.69亿元,比2010年11.16亿元增6.53亿元、增长58.51%,比2005年5.39亿元增12.3亿元、增长228.2%;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67%,比2010年30.85%下降0.18个百分点,比2005年35.85%下降5.18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84亿元,比2010年1.77亿元增0.07亿元、比2005年0.95亿元增0.89亿元;上缴税收占全县税收收入的28.06%,比2010年43.4%降低15.34个百分点、比2005年53.4%降低25.34个百分点;工业从业人员7589人,比2010年7845人减少256人,比2005年6716人增873人。
2、工业投资情况。2013年全县完成工业投资2.69亿元、比2010年4.25亿元减少1.56亿元、比2005年2.07亿元增0.62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57%,比2010年17.54%下降10.97个百分点,比2005年45.56%下降38.99个百分点。
3、工业企业户数。2013年全县有工业企业户数570户(含个体经营户),比2010年532户增38户,比2005年491户增79户;2013规模以上企业17户:磷化工10户、建材2户、水电4户、其他1户,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27户:磷化工10户、建材6户、水电6户、其他5户,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26户其中:磷化工11户、建材5户、水电2户、其他8户。
(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2012年以来,xx县加大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积极调整工业布局,将原规划的飞机场轻工业园区调至九村蛟龙潭,将原大坡头老磷化工业园调至东溪哨,形成现在“一园三片区”格局:提古高新技术和商贸物流园区、东溪哨重工业园区、蛟龙潭轻工产业园区。目前,园区投资1.3亿元,收储土地2100亩,初期入驻企业13户,现已平整土地1250亩,启动市政道路、水厂及配套管网、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主要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1、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情况。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17户,实现工业产值33.1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87%,完成工业增加值10.97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62.01%,实现利润-111万元,税收总额6926万元、占全县工业上缴税收的37.64%。
2、磷电产业发展情况。2013年,全县磷化工企业10户,完成产值19.6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9.11%,完成增加值7.29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1.21%,实现利税6299万元,从业人员1630人、占全县工业从业人员的21.48%。电力企业4户,完成产值5.1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3%,增加值1.34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57%,实现利税4075万元,从业人员294人、占全县工业从业人员的3.87%。磷化工、水电两块产业,共有企业14户,完成产值24.8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9.41%,完成增加值8.63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8.78%,从业人员1924人、占全县工业从业人员的25.35%。自2005年以来,全县投入技术改造开发进行产业升级5个,投资57918万元,其中2008年黄磷的节能环保改造投资14215万元,炉子由22台改为13台,产能由15.25万吨改为15万吨。
xx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磷电结合,以磷养电,以电促磷”的发展路子。现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磷电企业占14户,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82%,磷电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及从业人员都占了全县工业的较大比重,磷电企业仍然是我县工业的支柱产业。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按照“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原则坚持、持续发展磷化工。进一步加强管理,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增强环保措施,积极发展下游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减少污染、减少能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推动磷化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困难问题
(一)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呈下滑趋势,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我县工业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大上快进迅速发展扩张定型,到2002年改制以后,经济全面复苏,稳住局面,打实基础。从2008年以后,逐步呈现下滑态势,主要表现在:1.工业经济全面增长较慢。工业总产值虽有增长,但主要受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增加值增长不大,工业占gdp比例还有一定的下降。2.工业投资额与2005年整体持平,尤其是2011、2012、2013三年下滑较为明显。3.工业户数增长较缓,规模以上企业从26户减至17户,不增反减,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龙钢总厂、三元德隆等企业退出xx,增加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仅有华荣水泥厂企业建成投产。4.工业经济整体层次较低,结构单一,基本无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产业拓展性弱。5.磷化工产业发展步履艰难,磷化工产业是xx工业支柱产业,但近年基本保持在10多年前的水平,产品也仅有黄磷、磷酸、五钠、磷肥等,甚至五钠氢钙等产品市场出现萎缩,部分磷化工企业还退出。尤其是磷矿石容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可开采量降低,原先的资源优势正在丧失,再加上市场的起伏变化,磷化工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6.工业经济总量较小,原本我县工业起步较晚、基础小,这些年增长慢,整个工业总量较小,发展后劲不足。
(二)工业结构不合理,综合竞争力不强
我县工业主要是依托磷化工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工业,大都属原料型初加工工业,规模小、实力弱,链条短、层次低,产品雷同、关联度低,高新产业基本为零,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中端消费品比重较低。尤其是消费型轻工业发展较少,导致我县工业结构和布局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产品结构都不合理,综合竞争力较低。
(三)工业发展环境不好,氛围不浓
近几年来,我县干部群众对工业发展意识不浓,认识不高,“重”工、“亲”工气氛不足,尤其是阳宗海水污染事件以后,谈“工”色变,部分干部对发展工业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部分干部和部门无论从项目招商、环评,还是管理与服务都严格苛刻,甚至回避不支持,淡化责任目标及考核,工业管理与项目审批部门服务协调意识差。近年项目谈得多、落地少,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审批效率低下,多数审批环节互为前置,审批时限快则一、两年,慢则四、五年,投入资金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近年基本没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项目招商落户xx,整个工业发展氛围较为淡薄。
(四)工业发展条件薄弱,形势严峻
我县地少人多,土地资源较少,xx国土面积较小,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脆弱,除去阳宗镇(xx市托管)、抚仙湖径流区、帽天山保护区外可用工业用地所剩无几,且大部分为南盘江径流区,大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林地等,山大坡陡、沟壑纵横,水资源短缺、用水困难,土地平整成本较高,农田、林地对工业园区建设限制较大,可利用土地较少,连工业园区都多次调整,几次易地变迁;另一方面,磷矿资源受帽天山保护、阳宗托管等因素,关停了九村至渔户村的xx最大矿山,大山寺矿点手续未能办理,现在仅有中林公司和鸿胜公司对王搞庄、花园河两个矿点进行开采,产量和储量较低,2013年从华宁外购矿石60多万吨,我县的可采磷矿资源逐渐枯竭,资源优势逐步丧失,并连带影响我县电力产业,这将对我县工业产生重大影响。
三、意见建
关于XX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5-01-25 16:05:2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651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