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化开发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几点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5-01-08浏览:2399下载150次收藏

优化开发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几点思考  

随着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要在更高层次上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优化我们的投资环境,使更多的企业能留得住,更多的投资项目能签得下,更多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要以最好的资源、最优的环境、最有力的工作、最好的服务来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  

一、当前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国家先后推出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开发区的工业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政策法规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各项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所得税政策调整、用地指标供求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加强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收紧银根等,从多个层面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此外,开发区财政综合收入虽然较高,但可用财力尤其是偿债能力低,融资额度受到限制,造成融资困难。目前,我区执行与市属城区几乎无差异的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在推进大建设、优化大环境过程中,资金十分困难,压力很大。  

    其次,体制环境的束缚。一是经济管理权分散化。近年来,国家对税务、土地、环保等机构先后实行了垂直领导,一些原来下放的职能权限逐一上收,有些虽未上收但须逐事逐项上报“确认”、“审核”,导致办事环节增多,协调难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增高。二是管理职能行政化。开发区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日益加重,肩负着经济开发和社会管理的双重重担,由此导致管理服务职能延伸,管理链条增长,财政负担增大,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面临膨胀的极大压力。同时,上级部门要求开发区象其他行政区一样,开展统一要求的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类会议,承担与工作无关的社会事务,增设相应的工作机构,接受各种检查评比,导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动性减弱,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化趋势。上述问题,使开发区以往所具有的观念新、体制优、人员精、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受到挑战,开发区面临向旧体制回归或受旧体制“反向辐射”的巨大压力。  

    二、对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明确定位。首先是法律定位的问题。尽管我国工业区建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优化开发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