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部领导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xx市xx局在财政部领导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x司长及xx部各位领导:
首先,对x司长一行到xx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主要从xx角度谈一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我们xx省是全国人口第二大省,也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老年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据初步测算,到2015年,xx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9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19.7%(也就是说5个人里面就有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80多万,“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日益加剧,需要照料的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老年群体将不断扩大。就xx市而言,据今年3月份统计,全市60岁以上老人17.9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116万人、城市人口41万、农村人口75人)的15.49%,超出人口老龄标准5.4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老年人5.53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13.4%;农村老年人12.3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5.27%,农村空巢、独居老人5万多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41%,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较为迫切。
近年来,我们民政部门作为养老事业发展的职能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上级财政、民政部门安排部署,依托财政支持,始终把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适应城乡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多元互补、普惠共享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实施23项惠及老年人的财政补贴政策,建设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36处,全市共设置养老服务床位6800张,常住老人6500多人,平均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0张,高出全国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目标的31%。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市”、“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全国敬老院建设先进市”。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老年公寓养老服务模式
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老年公寓建设的意见》,在加大财力投入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事业。(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列支专项资金,对企业、个人、民间组织等新建的老年公寓,每张床位每年给予1000元的运营补贴;对运营良好、年检合格的老年公寓,按实际入住人数每张床位每月给予60元的运营补贴;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承包公有或民办老年公寓免征营业税,减免城市建设管理费,水电气暖及通讯费用按居民生活标准收取。(2)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300多万元,建成老年公寓13处,其中公办民营8处、民办公助5处,共有养老服务床位3773张,入住老人近3000人;去年8月份,又开工建设了占地100亩、建筑面积7.28万平方米的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其中老年人康复疗养和居住机构近 4万平方米 ,设置养老服务床位1100张,2015年建成投用。(3)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今年,采取集体筹资或个人投资等方式,筹集民间资金建设了3处民办老年公寓和5处集体老年公寓,可设置养老服务床位1300张。到“十二五”末,全市将建成各类老年公寓20处,老年公寓总床位达到5000张,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住老年公寓的需求。
二、建立“社区主导、政府买单”的城市养老服务模式
为解决不愿入寓老人的养老问题,坚持注重差异、因需制宜,统筹发展城市各类养老服务。(1)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定《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市财政每年列专项资金,对社区内60周岁以上低保户、孤老遗属、省级以上劳模、烈属、伤残军人、三无老人等条件的,实行每月150元、30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由社区选拔下岗职工进行家政培训,民政部门依据家政服务券兑现服务费,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打扫卫生、生活照料、买菜做饭、代缴费用、精神慰籍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居住社区的分布、家庭基本情况、住宅电话、健康状况台账,构筑了以家庭为主体、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为依托,以街道和社区为基础、以民政局为枢纽“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民政局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街道社区均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制定了定期回访制度,做到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方法“四落实”,实现了居家养老管理模式网格化。目前全市34个城市社区共有560名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90余人。(2)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解决住社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去年以来,在人口居住相对集中、老年人口较多的20个城市社区建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已建成投用8处,入住300余人,其余12处正在建设。(3)社区日托养老服务。为解决城市上班族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在5个人口居住相对集中、老年人口较少的社区,建设了社区托老互助点,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管理服务,老人子女负责“早送晚接”,享受休闲、娱乐等服务,切实解决了上班族家庭养老问题。(4)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今年以来,我们对城区3个街道和开发区共4处镇级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提档升级和扩建改造,新增临终关怀、卫生防疫、健身娱乐、医疗康复等专门场所,逐步打造成为集接收空巢、高龄、失能等社会寄养老人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下步,我们将逐步将16个乡镇敬老院全部升级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系统。目前,我们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要求,正在筹备建设覆盖所有镇街,集老年人紧急救助、居家养老服务和弱势群体帮扶“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办、企业支撑、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服务信息化运营机制,政府主导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呼叫平台,民政部门成立 “养老服务呼叫中心”, 负责呼叫平台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建立涵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义工等服务信息的数据库,统筹各类社区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弱势群体和普通居民提供紧急救助、家政维修、养老医疗等公共、公益和有偿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力度,扶持社会组织、义工、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空巢老人关爱、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针对老年人精神需求,设置主动关怀服务系统,包括政策资讯、天气预报、保健养生、用药注意等语音、短信服务;针对独居老人和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情况,积极开展紧急救助服务,协助相关机构对突发疾病的老年人实施紧急抢救和重大安全事故紧急救助。
三、坚持镇村联动,建立四位一体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老年人“空巢”成为了一种普遍状态,步入晚年,“未富先老”的农村老人如何养老?是一个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为统筹解决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我们坚持镇村联动,在农村大力推行镇街敬老院、互助养老院、邻里互助点、居家养老站“四位一体”养老模式。
一是发挥敬老院区域性综合养老中心指导作用。为统筹解决农村五保老人养老问题
在财政部领导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本文2014-12-26 14:06:14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