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4-12-26浏览:2982下载152次收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从xxxx年开始,我x按照xxx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城市社区xx个,已规划建设农村社区xx个,其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社区xx个。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市积极探索和推行“一村一社区”的建设模式,对原来的村民委员会与新建的社区村民委员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农村社区还未全面改变村级性质,多建有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落实社区服务中心、婚丧服务中心的服务用房,将卫生、治安、救助、计生、司法、社区矫正、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项目纳入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范畴,全市xx个农村社区,村民通过合村并点或搬迁改建楼房后,村民楼房总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近x万平方米(国务院要求,每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综合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累计辐射服务近300个村,服务农村人口26万余人。农村社区多数都有耕地,多数农民变未改变延续几千年的耕种性质。在农村社区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健全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但笔者在调查后发现,农村新兴社区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软硬件无法满足农村新型社区需求  

部分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一方面,部分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畏难心理,担心资金难筹而导致举债建设或成为“烂尾工程”,害怕征地拆迁难度大,影响干群关系。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产生活成本相对于新型社区较低,再加上入住社区不方便生产设备存放等,部分低收入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新型社区在快速建设的同时,由于安置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小区是边拆迁、边规划、边建设、边安置。这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