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对某市2014年度党政领导线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工作的反馈意见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4-12-11浏览:2167下载225次收藏
 第一考评组(2014年11月13日)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2014年度党政领导线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考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督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核查相关责任单位的职责落实情况,总结各地取得的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研究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首先,我代表考评组感谢荆门市委、市政府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这次考评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代表省卫生计生委,对长期以来关心、重视、支持卫生和计生事业发展的荆门市委市政府和在坐的各位领导同志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代表考评组反馈意见如下:一、考评的基本情况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统一部署,11月12日~ 13日,我们第一考评组,对荆门市2014年度党政领导线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考评,先后听取了荆门市委、市政府,京山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关于2014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介绍,并到有关部门进行了实地调研,查阅了文件、资料。考评组总体认为,荆门市作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全国创建幸福家庭试点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长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全国“新时期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研讨会、全省人口计生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座谈会、全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工作现场会等国家级、省级会议相继在荆门召开,荆门市向全国、全省推介了经验,展示了良好形象。从本次考评情况来看,荆门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牢牢把握“绿色gdp”和“民生gdp”两个要点的同时,全面推进“中国农谷”和“柴湖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切实把卫生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大事项范围,突出工作重点,破解工作难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人口和社会环境,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亮点。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党政一把手始终坚持亲自抓、负总责,统筹推进力度大。荆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一票否决”不动摇,切实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国策意识、统筹意识。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工作大会,研究部署人口计生工作,将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统筹部署、同步安排、统一考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大人口”理念,在实施“中国农谷”和“柴湖振兴”两个省级战略中,坚持将卫生计生工作放到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来谋划,将计划生育工作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定期听取卫生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市委书记万勇强调“其他工作出现问题一年两年可以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出了问题不是‘一个五年’、‘两个五年’能够解决的”;市长肖菊华指出,抓计划生育工作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不断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四大家”领导联系点制度,及时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行成员单位“一把手”述职制度,进一步完善由9个职能部门牵头的“九大工作体系”,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增加到43个,组建7个工作专班,明确各自职责,采取旬碰头、季督办、年中通报、年底考核的方式,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施政。相关责任部门职责得到较好落实。各部门主动配合,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特别是在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流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人口基础信息共享、生育文明建设等方面,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强普惠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衔接力度,相关部门出台惠民政策时,事先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卫生计生、公安、卫生、民政、统计等部门建立了人口个案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和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约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出现明显滑坡且过程管理不到位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京山县坚持将计生事业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全国生态县创建内容,不断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 多部门齐抓共管计划生育,联合开展违法生育查处和打击“两非”工作,形成了良好工作格局。(二)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为更好的抓好计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是全省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的关键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顾大局、抓当前、想长远,稳步高效推进全市卫生计生行政机构、服务机构和执法机构“三项改革”,确保了机构改革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两级卫生计生职能大统一、资源大整合、队伍大融合。市委、市政府明确强调,机构合并绝不是淡化计生工作、政策调整绝不是取消计生政策、形势变化绝不是放松计生要求。先后出台了卫生计生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优化整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实施方案,从制度、政策层面推动全市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工作。组建了“荆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荆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也将加快推进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三项机构改革相继完成,新成立的各机构步入正常运行管理、全面发挥效益的新阶段。截至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改革基本结束,步入正常运行、有效执法阶段。深入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在市、县级组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专门设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在乡镇级组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专门设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计划生育信息室”、“计划生育咨询室”、“计划生育药具室”三室,在村级卫生室增设“计划生育服务室”,四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荆门市创新改革思路,将卫生监督机构、计划生育执法机构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的监督职责、人员进行了整合,着力做实县(市、区)执法网络,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市、区)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为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还实行了集中行政执法权、集中许可审批权、集中日常监管权、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四集中”执法模式,实现了由机构、人员的整合逐步向体制、机制的融合转变。6月10日,全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工作现场会在荆门钟祥召开,荆门市作为全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试点地区介绍了经验做法,并在全省推广。(三)推进计划生育惠民利民便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取得新成效。近年来,荆门市从创新理念和方式方法上着力,构建起了“便民、惠民、高效”的优质服务体系。全面启用村居在线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网上便民办证,覆盖城乡的三级优质服务体系、“家保户户行”、“安康一点通”以及网格管理信息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人口信息共享平台、手机版村居在线服务平台等建立起了便民、惠民、高效的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的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了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含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纳入情况)制度、独生子女保健费、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计划生育家庭在新农合中的提高报销比例等利益导向相关经费,落实了农村独生女参加高中考加分政策、城乡“四类计划生育家庭”参加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城镇独女户家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农村独生女(双女户)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政策、独生子女安康保险补贴政策、农村独生女(双女户)考入第一批本科院校给予1000—2000元奖励政策等利益导向政策。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流入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四)强化基层打基础,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取得新进展。从各项指标来看,修正后荆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95.90%,多孩率1.29%,报表性别比106.30,二孩以上孕情上报及时率等都相对比较正常,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位率为91.76%,流动人口跟踪管理到位率为97.11%。全市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84.73%,工作指标完成的比较理想。从调研和座谈情况看,荆门市注重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基层工作“村为主”。坚持重心下移,以村为主,落实“包联制度”,村干部实行包组联户,包重点服务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对某市2014年度党政领导线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工作的反馈意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