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团工委区域化团建工作经验总结
街道团工委区域化团建工作经验总结
根据团市委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的总体要求,xx区xx街道团工委在团区委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城市共青团区域化团建新模式,按照“小区域、大统筹、网格化”的总体思路,以团建网格为基础,以青春微圈为载体和纽带,坚持实现机制、阵地、志趣三级融合,最大程度提高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运作力,加深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目前街道常住人口7.5万人,共有直属团组织59个。
一、“机制”融合,拓展覆盖面,实现对青年的常态化联系
1.夯实组织基础。街道团工委与辖区卫生、工商、教育、中交港航三处、xx社会民间组织协会等14家机关、驻镇大工程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团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成立了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10个社区均成立了青年联席会,与辖区单位基层团支部开展双结对,并明确一个团工作项目作为重点方向。网格层面也成立了青年理事会。经过运作,逐步形成了以街道团工委为主导,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为龙头,社区青年联席会为纽带,网格青年理事会为基础的整体联动格局。
2.配强工作力量。街道共建委员会以增进工作交流、整合团建资源为重点,实行轮值主席制,由主要成员单位团组织负责人每季度轮值,并聘请各成员单位党政领导担任顾问,街道团工委书记担任秘书长。社区青年联席会由社区团组织书记担任负责人,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中选配的编制外副书记履行组织员、指导员、宣传员、服务员“四员”职责。网格青年理事会由优秀青年骨干、各级团组织负责人、团员代表、青年社团(自组织)负责人等组成。目前已形成以团组织为主导、青年共建委员会(联席会、理事会)为骨干、青年社团(自组织)为延伸的青年工作队伍。
3.完善工作机制。推行团内事务联议制。定期召开区域青年工作主题沙龙,让共建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团组织负责人参与区域团内事务,形成了遇事商量、决策参与、工作监督、成效评价的联议机制。实施工作项目领办制。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推出工作项目,由成员单位提出工作计划并申报领办,对运行较好、效果显著的项目在年底给予经费补助。开展区域信息公开制。在召开会议定期交流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和每个社区青年共建理事会均开通了网上信息平台,通过微信、qq群、微博的形式及时将最新动态发送给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二、“阵地”融合,增强
街道团工委区域化团建工作经验总结
本文2014-11-10 18:47:35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366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