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2013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民营富镇、科技兴镇、生态美镇”的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苦干,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13年工作成绩
2013年,全镇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取得新的突破,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镇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工业总产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农业总产值达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73 元,比上年增长15%,上报固定资产投资7.35亿元,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有序发展。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招商引资,新型工业彰显活力。我镇先后引进50万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裕德科技、红太阳支架等1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促进我镇经济从粗放型、资金密集型的洗煤、建材等产业向科技型、环保型的精密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特色轻工产业成功转型,推动石井经济跨越式发展,预计2013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项目带动,发展后劲得到提升。集中供水项目完成了主水管到村,大部分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安邵高速公路、城市内环线、涟钢工业物堆放场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50万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裕德科技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娄底大道建设进展很快,签订好了五个村红线内土地协议,房屋协议在12月底可以完成。广拓财源,合理调配发挥效益。受市场及政策的影响,我镇洗煤行业基本全线停产,税源急剧减少。面对困难局面,我们积极应对,一方面狠抓财政收入,多方向上争取资金,培植壮大财源,努力拓宽新渠道 ;另一方面严格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同时优化支出结构,压减非生产性开支,按照“二个优先”的原则,重点向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新农村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抓村组公路硬化。一年来,通过群众自筹、镇财政投入、上级支持等方式,在全镇掀起硬化公路的高潮,共硬化村组公路近28公里。抓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今年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松江村文化休闲广场,泽溪文化广场即日完工,不久可开放使用;为解决群众晚上出行不安全的问题,今年我镇将亮化工程延伸到村组,分别在泽溪、江溪、环江、松江、回龙、谭家等村村组公路安装了200余盏太阳能路灯;为解决村民购物难问题,投资80万元,在松江村建一个农贸市场,现已投入使用。抓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创建。石江村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结合自身条件,扎实开展村级活动中心改造、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抓产业调整。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为重点,着重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先后引进和建成市园林管理处水口苗圃基地,引进本镇能人回乡创办花卉苗木基地,从而带动河北六村产业发展,进而辐射周边村组。
(三)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强力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一是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镇党委、政府修订印发了《2013年石井镇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并从机关干部中选派16名同志担任环境卫生督导员,分村专职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村也相应安排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形成镇、村联动,专人负责的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镇财政在给每个村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在增加5000元的,对原来积存和新增垃圾予以全部清理。同时全面开展农户卫生评比,并将评比结果通过乡镇数字乡村平台及时予以公布,从而极大的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全镇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极大改观,村民卫生习惯得到逐步加强。深入推进绿色乡村建设。一是在文化广场上遍种树木,打造乡村绿洲;二是建沿河风光带,在涟水河堤上载上桂花树和柳树;三是机关院落绿化,今年我镇在机关院内荒山和空坪上全部栽上名贵苗木和花草,绿化率达50%以上
2013年政府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本文2014-10-12 23:02:54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