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XX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4-10-07浏览:2887下载161次收藏

对xx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一、xx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

(一)自然气候条件适宜。特色农业之“根”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xx县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15.7℃,年均降雨量883.7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适宜动植物繁育和生长。 

(二)区位优势逐步凸显。xx地处滇中腹地,县城所在地距省会昆明186公里,距州府楚雄32公里,距108国道74公里,成昆铁路、元双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凸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为高原特色农副产品流通,创造了便利的基础条件。

(三)传统优势产业初显。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经过县委、政府多年的精心培植,xx农民习惯于种植优质稻、烤烟、蔬菜、无公害茶叶、玫瑰,习惯于养殖猪、牛、羊等。白酒、腐乳等绿色食品业得到发展。玫瑰系列产品及香料精深加工等农业特色品牌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xx腐乳”、“xx玫瑰”成为xx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四)产业后发优势显现。优质粮烟、畜牧、蔬菜、林果四大主导性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凸显,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4家,州级7家),腐乳生产加工企业1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品行业协会180多个,集贸市场16个。全县有11个农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三品”认证,产地监测面积8207亩。一个集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及科研各个环节于一体的产业链已开始形成并不断向贸、工、农一体化延伸,实现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

 

二、xx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xx县形成了以烤烟、优质水稻、畜牧养殖、优质杂交油菜、淡水渔业养殖、特色蔬菜、无公害茶叶、腐乳加工、食用玫瑰种植、鲜切花卉、中草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蔬菜产业发展提速。2012年,以发展冬早蚕豆、冬早豌豆、早杂豆、辣椒、三叶瓜、甘兰、香葱等特色蔬菜为主,全年种植蔬菜4.5万亩,实现产值9800万元。

(二)优质水稻种植普遍推广,烤烟支柱增效明显。2012年,全县大力推广以楚粳24号、26号、27号、28、29号、31号、和系22-2水稻品种为主,种植面积达6.72万亩,总产达3.75万吨。烟叶产值2.04亿元,烟叶税4480万元。     

(三)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12年,xx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3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9%。出栏肉猪23.22万头、肉牛1.75万头、肉羊3.82万只、家禽66.09万只,出栏率分别增14.2%、7.4%、5.2%和14.4%。全县共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场82个,其中,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个。能繁母猪存栏10头以上的重点户159户。家禽规模养殖场(户)31个,其中,存栏万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场2个。山羊存栏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1户。牛规模养殖场6个。以生猪为主的优势重点畜牧产业规模养殖效益逐步显现。

(四)渔业产业成了一个新亮点。目前,xx县已建成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72座,小坝塘1709件。2011年,全县水库、池坝塘养殖水面共计9834亩,水产品产量1475吨,渔业从业人员969人,实现渔业总产值2051万元。

(五)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有了一定基础。到2012年,全县已拥有茶园面积12624亩,投产面积达4500亩,年产茶叶160吨,产值达521.6万元;全县种植核桃90934亩,产量达248吨,产值达766万元;全县有270亩桑园,146户桑农,33户蚕农,生产种茧4850公斤,实现产值19万元;已建成1200亩玫瑰种植基地和年处理玫瑰鲜花500吨生产线三条,每年为300多户农户增加收入120多万元,完成产值113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09多万元。全县推广“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常年5万亩左右,2011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5.2万亩,产量780万千克,产值4290万元;发展花卉种植大户3户,面积17亩,年生产花籽1.5吨,鲜切花99万支,亩均产值达2.88万元,年产值49万元;各类中草药材种植200亩左右。

(六)xx腐乳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随着xx县腐乳协会的成立,xx腐乳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到2012年底,已有12家腐乳企业,总产量达2100吨,产值达4500万元。xx腐乳在省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xx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特色不明显;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三是组织化程度较低;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五是利益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xx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高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基础。持之以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后劲。按照产业发展要求,抓好基地规划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夯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二是建平台。集中力量建设1—2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各具特色的大型物流中心、畜牧交易市场,使其成为我县优势农产品的大型物流平台。建立营销网络,以实现与国内外营销网络的有效对接。三是建设特色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冷链物流,尽可能降低特色农业的市场风险,降低流通成本,让菜农和市民两头受益。

(二)集中有限力量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1、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烤烟、油菜生产。力争全县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产量5800万千克以上,产值1.74亿元以上。到“十二五”末,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以上。烤烟收购量稳定在750万公斤左右。围绕油菜基地县建设,大力发展油菜种植。着力培育以共和、江坡、蟠猫、新桥为重点的油菜优势产业区。全县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总产量900万公斤。扶持发展专门从事油菜加工的龙头企业1家,发展xx优质菜籽油品牌。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力争把我县建设成为省级生猪养殖加工基地县,年出栏肉猪25.8万头;整合建成黑山羊良种扩繁场2个,建成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个,年出栏肉羊3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0个以上,带动发展500户农户养殖黑山羊,户均年出栏肉羊20只以上,全县年出栏肉羊达35000只以上;建成年出栏肉驴达15000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XX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