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系统纪检监察三转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作为基层财政的纪检监察工作,如何面对新要求和新形势,切实搞好“三转”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
主动“松绑”,做好主业。一段时间以来,财政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存在长期分工繁杂,主次不分,定位不准,有越位、错位、乱位的倾向,“荒了自己的地,种了别人的田”,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主业。为此,我们一是“减肥”。纪检干部除了履行纪检监察的职能外,尽量少地肩负其他业务管理活动。纪检组长将原来分管的农业、农开等工作剥离,避免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角色,让自己的身份清白明朗,减少了岗位上的“赘肉”,以利轻装上阵。二是“健体”。认真学习和组织学习《党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十项措施和“六个一律免职”、财政部门十条禁止性规定,纪检监察干部自觉遵守市纪检监察干部“八不准”要求,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方、财政各级干部的监督,从思想上解决“强身健体”问题。
自动“上锁”,严守“笼子”。习近平同志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作为财政系统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应该把财政各项权力上锁,让权力在财政财务法规的笼子中运行,严守现矩。其一,严明政治纪律,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搞各行其是、阳奉阴违。引导全市财政干部深刻认识市委书记杨光荣同志告诫的“不是没收钱的就没事,不是法不责众,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收”的“三个不是”,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担负起本部门执行政治纪律的领导责任。其二,严明组织纪律,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强化对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牢固树立讲党性、讲规矩、讲程序、讲纪律意识,任何时侯都不能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任何情况都不能逾越党纪国法的底线和红线,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必须严格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决不容许自由散漫;必须旗帜鲜明地与潜规则和歪风邪气做斗争,决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随波逐流;对分管的工作必须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决不能挂虚名、当摆设,让“潜规则”没有生存空间,使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不守规矩者得不偿失。2014年初,对财政局机关一名干部以介绍工程为由收取个体建筑承包者介绍费,和利用国资控购办主任职务便利违反规定为他人谋取利益等行为,配合区纪委监察机关立案查处,财政局纪检监察部门不护短、不绕道,积极配合,收到了良好的震摄和影响效果。同时,2014年局机关实行严格的凭公函接待和凭银行卡现付制度,使接待费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达到近80%,很好地贯彻了中央精神。其三,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加强财政系统自上而下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局纪检组先后对本系统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并进行月月讲评评定等级。对上班出勤进行专项抽查,并下发通报。工作作风有了初步转变,确保财政系统内部风正气顺。
能动“纠错”,敢于碰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本行业长期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首先进行制度“纠偏”,堵塞漏洞。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完善监督制度,从“头痛医头,脚病医脚”的个案督办向“标本兼治”的制度监督转变。区财政局先后进行的部门预算、乡镇站所财务管理、印章管理、小车管理、资金管理制度相继完善补漏,对完善财政制度,提升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是制度“纠错”,拨乱反正。过去的一些资金和机关管理制度,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相差较远,甚至有的根本是错误的,区财政局逐项清理各项制度,对不适应现在形势要求的坚决舍弃,不打擦边球,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纳入监管范围,盯住“关键的少数”、“少数的关键”,着力加强风险防控。再次是敢于碰硬,正本清源。财政纪检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碰硬,面对腐败敢于亮剑、面对难题敢于靠前,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决纠正“四风”。2014年对4名同志进行约谈,起到了必要的警示作用;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月例会中会具体点评;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可能严重影响财政部门声誉和职责履行的其他问题,及时提交党组会上研究解决。坚持以上率下,由浅入深,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整改。
当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感到无奈和困惑:一是在区县级财政部门,由于人员编制趋紧,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相当少,转职能的难度相当大,要完成纪检干部的华丽转身非常难,力量也不容许。二是转变管理方式自上而下还没健全,特别是对资金的内部和涉及部门的管理,由于上级纪检监察和职能部门没有在此方面设立明确的关口,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无法涉足,不能进行有效监管,特别是部门权利利益化倾向,主动接受监督的风气还远没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管机制形成实属紧要。三是全国一盘棋的形势还没形成。目前,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监管力度不一样,标准不一致,甚至有的还在左顾右盼,观望看动静,所以导致不同地方不同部门纪检监察“三转”重视研究的程度不平衡,“三转”的效果有较大差异。我们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思想上、认识上、组织上予以重视;二是要有顶层设计,横的纵的方面出台具体措施,切实加大“三转”进度。
财政系统纪检监察三转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点击下载
本文2014-09-25 06:25:2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220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