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发展家庭农场经验做法
培育示范农场 给力三农发展
为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谁来种田”等问题,我县从2013年起,紧紧围绕“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培育示范农场,给力助推三农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县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39家,基本形成涵盖粮油生产、果蔬产品、生态茶叶、特色种养等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总体呈现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多业并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验:
一、强化土地流转,夯实发展基础
能不能形成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是基础。2013年,我县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试点工作,通过土地确权、颁证、登记,推进土地规范流转,实现“确权、赋权、活权”;并于今年3月,先行搭建全市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家庭农场流转土地提供全方位服务,“需要什么地,就协调落实什么地”,“需要多大面积,就帮助解决多大面积”,有力保障家庭农场规模用地需求。目前,土地流转达6.8万亩,其中家庭农场流转土地2.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8.2%。
二、强化转型升级,引领发展方向
能不能提升经济效益,集约发展是方向。一是引领升级。组织专人对种养大户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专业大户、专合组织社员发展“家庭农场”,升级成为职业农民。2013年5月,粮食种植大户刘海滨率先成立乐山市第一个家庭农场——海滨农场。二是规范标准。针对粮油、果蔬、特色种养等不同产业类型的家庭农场,制定相应的认定标准,明确共性要求,规范类别条件,突出多点多极,确保成熟一家、注册一家、发展一家,防止一哄而上、贪大求全、降格以求。三是集约发展。引导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上档升级,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如海滨农场3350亩土地种植粮油作物,每年仅经营性收入
某县发展家庭农场经验做法
本文2014-09-09 08:58:22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142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