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4-08-28浏览:2411下载222次收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土地流转难是最需化解的矛盾。相当一部分农民抱着“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思想,害怕失地失权,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在流转过程中也存在“四难”问题:农村人口频繁流动导致空巢农户增多,流转找人难;农户情况千差万别、众口难调,成片流转难;部分农民法制意识淡漠,规范流转难;田块面积账实不符、四至不清,流转面积确认难。  

2、资金筹措难是最需突破的瓶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前期资金的持续注入是个硬条件,更是一个硬门槛。银行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主要是几万元的小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无疑是杯水车薪。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部分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3、设施配套难是最需扫除的障碍。健全配套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依托,部分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和欠账,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严重障碍。现代化的机械装备是新型经营主体手中的利剑,然而机耕道的缺失和落后,使得农业机械“进村不下田”,空有一身装备却只能“望田兴叹”。此外还有水利设施不完善,抗旱、防涝能力差,耕地质量差,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田间工程取土恢复不到位、有机肥用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增产的难度加大。  

4、服务到位难是最需解决的困扰。农业生产周期长,面临的各种自然风险也大,更需要精心的服务。各级虽为扶持农业产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是还存在缺位现象。一是保险服务缺位,难以形成对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二是公益性技术服务缺位,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三是产前规划指导服务缺位,导致经营者对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估量不足,仓促上马,造成投资或经营失败。四是产后销售服务缺位。农场与市场没有形成紧密对接,卖家找不到买家,大量农产品囤积于仓,错过销售的黄金期,损失巨大。  

此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思想认识、技术人才、内部管理、政策扶持等跟不上的问题,亟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和建议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必须走势,当前要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推进:  

(一)高度重视,加强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出台扶持政策,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台账,落实责任部门,加强督查考核,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作为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来扶持。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合作,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要通过规划引导和重点扶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一个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为主体,家庭农场为发展方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  

(二)创新方式,有效解决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必须创新方式,有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