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区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
(2014年7月)
根据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安排,按照党中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我认真查摆了自身作风建设特别是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深入剖析问题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委有关规定精神、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及不足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情况
自入党以来,我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完成党的任务,没有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没有出现与党的身份不相符合的行为和言论的情况。
不足:一是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出现了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导致对上级的决定和党委布置的工作执行力不够,存在拖的现象。二是理想、信念也有过迷茫的时候,面对国际、国内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时感迷茫,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存在着悲观情绪。三是政治敏感性不够强。在工作中,认为自己是技术型干部,只注重技术细节方面的东西,有时忽略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一些错误的人和事缺少斗争性。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有关规定精神情况
在工作作风上,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能够按照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基本上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不足:一是自己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够;不太喜欢同群众、干部谈心、交流、讨论,多是安排布置。二是认为自己年纪偏大,上升机会不大,因而工作热情不旺,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三是存在着出门办事必须有公车才出去的情况,同时也有存在碍于面子收受过土特产的情况,廉洁自律不够。
(三)关于“三个问题”的对照检查
1、是否把作风建设同推动改革发展对立起来:没有。
本人认为要想推动改革发展首先必须要抓好作风建设,有良好的作风,才能在言行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推动改革发展。
2、是否消极对待作风建设新的规章制度:没有。
本人一贯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认为只有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用制度管人,才能出现清廉高效的工作作风,才能使工作做的更好。
3、是否“为官不为”的问题:没有。
本人的工作一贯比较扎实,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都能认真完成,认为当官要对得起本分,对得起良心,要尽量让领导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文山会海,不求实效。喜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自己分管公路站,上级每年有很多文件下发,计划要上报,但很少亲自和他们一起下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完成工作,而是将文件批转给股室了事,甚至有时上报的计划数据也不看,这是典型的只看形式,不管执行和效果的表现。
2.工作不实、落实不力。作风比较漂浮,习惯“遥控指挥”。作为副职,对于自己的分管工作,没有和股室人员一起调查研究,而是把工作直接安排给股室了事,没有抓具体落实。像全区今年的危桥改造计划11座,只是要求他们按照上级的要求落实,而没有同他们一起到危桥现场踏勘落实,导致该项工作滞后。
3.脱离群众,不接地气。自己分管农村公路建设,理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尽力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却很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而是经常坐在办公室。有时村里老百姓来反映情况,要求修路,常以政策不允许,没有领导指示为由搪塞群众,没有沉下身子,下到基层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帮助群众解决一些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困难。
(二)官僚主义方面
1.不敢担当,不愿负责。认为副职当了十多年,年纪也快奔50岁,已经没有什么想头和奔头了,对一些事不想抓,也不原负责和挑担子,搞无原则性的一团和气,工作只求过得去,求稳,当“太平官”。别人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自己经常性就是说这个事向一把手反映一下,按一把手的意见办,不愿担当,不愿负责。
2.部门利益至上。对于分管的事考虑的多,对于分管之外和全局的事很少考虑,只强调部门利益,而不能很好的考虑到部门利益对全局利益有没有影响。像发施工补助,认为公路站经常性下乡和到工地,按规定应该发,而没有考虑到公路站是交通局的一部分,补助如果发下去对全局干部职工造成的影响。
3.存在官僚主义。别人汇报工作时,静不下心,自认为在交通局工作了二十多年,学的又是这个专业,各方面情况都熟悉,爱凭经验办事,没听完汇报,就压担子,让他们感受到了较大压力,对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如公路站站长在汇报“十三五”规划怎么搞时,
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本文2014-08-18 09:03:55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