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边远乡村扶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4-07-29浏览:3022下载272次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xx省xx市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外争项目、内抓管理,“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思路,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扎实推进了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使xx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贫困现象得到了缓解,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扶贫攻坚的进程。但是,边远山区农村农民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山区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本人就边远山区农村扶贫攻坚作了一些肤浅的调查。针对边远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的谈一点肤浅探讨,以期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扶贫开发职能部门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山区扶贫攻坚工作。
       一、边远山区扶贫攻坚存在的问题
       边远山区扶贫攻坚工作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边远山区存在的与扶贫攻坚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之一,小农意识浓厚,市场观念淡薄
       恩格斯曾尖锐地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山区农村农民世世代代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工具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封建保守的小农意识,习惯于“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种田种土只为肚儿圆”原始、粗放的耕作方式。缺乏开放意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小炉匠的思想,小脚女人的步伐根深蒂固,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着山区生产力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问题之二,对贫困户识别存在弊端
       贫困人口,人平纯收入在一部分乡、村是层层上报,特别是在一些边远乡、村,个别干部受利益驱动,或受到绩效考评影响,或因基数有水份,或统计口径差异,存在人平纯收入统计数据失真问题,在诸多地方已没有科学客观反映收入水平。特别是在边远山区乡、村,客观真实性更是大打折扣。由于受绩效考评影响,有些村民反映,本村的人平纯收入增长指标是按年初责任状签报的,有实无实,年年增长,甚至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同时,在换届之年,班子调整年,人平纯收入的基础差别更大。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年报收入高的村民穷,而有些比较富裕的村年报数据相对低。在扶贫攻坚与整村推进中,有个别较贫困的村并没有列上重点村就是这个原因。
       问题之三,扶贫攻坚工作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xx市是一个老、少、边、远、穷的国家级贫困县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特别是一些老苏区乡村更加贫穷落后。目前,全市2736元以下贫困人口仍占农村总人口的45%,但全市扶贫财政资金仅列恩施州八县市第五。财政扶贫资金的短缺同时也阻碍山区农村扶贫攻坚与整村推进的进程。
问题之四,边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学精神弱化。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庭成了基本的生产单位,但这并不等于单干,有许多事情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家一户所能办好的,需要互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边远乡村扶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