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4-07-17浏览:2246下载194次收藏

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在十八大被确立为新的指导思想,而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发展这条腿长,社会发展这条腿短。这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相背离的。如果社会建设在五位一体的大局当中不能同步进行,或者跟不上这个脚步,我们的社会将很难远走。因此,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凸显了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心。  

(二)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民生任务和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就时间上来看,距离2020年还有8年,但是我们相比预定的目标和人民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伴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像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只有民生状况得到相应的改善,才能提高民众对于社会的认同感,也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形成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正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也更加复杂。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像社会的公平公正感缺失、贫富差距拉大、生产、卫生、食品等社会安全问题突出,这些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八大及时把握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这可以说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正确认识民生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一)任何一个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