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堰: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的典范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4-07-05浏览:2598下载170次收藏
七堰: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的典范

汉滨区大竹园镇原新铺、七堰、小沟、金鸡4个村,1025户,4095人,将陆续告别山地危居,搬进园林式的七堰社区居住。该社区以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民主自治、管理有序、安定祥和的管理创新成效,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卫视、南方周末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采访报道,中、省、市领导以及汉中、延安、渭南等毗邻地市考察团参观考察80多场次,成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的学习典范。

最鲜明的特征——统筹发展好

2010年7月18日,大竹园镇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为了搞好灾后重建,中省市区领导多次到现场研究论证重建方案,按照“一轴两心三组团”的规划布局,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战略规划,投资2亿元建设农村新型示范社区,统规联建陕南特色民居,实现人口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集约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建设一条绿色生态长廊(社区至七堰村内绿化景观带);扶持两大企业(茶叶精加工企业、无公害标准养猪厂);打造三个千亩“观光采摘示范园”;狠抓四大主导产业(经济林果、休闲旅游、精品茶叶、设施蔬菜)的“1234”产业发展战略,构建绿色产业大矩阵,全力打造“观七堰自然风光,游七堰花园社区,饮七堰富硒绿茶,品七堰农家菜肴,购七堰农副产品”的四季休闲旅游景区。已建成优质示范高效茶园1700亩,注册800万元茶叶企业一家;启动了七堰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建成无公害标准化万头养猪场1个;发展设施大棚蔬菜200亩,优质核桃1200亩;利用七堰、小沟山林优势鼓励扶持山林地散养鸡大户100户。通过主导产业发展和能人大户带动就地转移劳动力就业500余人,启动农家乐产业集群带建设,现已挂牌营业农家乐10户,发展商贸,休闲娱乐,饮食等现代服务业30多户,确保移民“搬得下,住得稳,能致富”。

最暖心的工程——民生保障好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民生发展大格局。已建成“联体别墅”88套,保障性住房320套,竣工面积3.8万平方米,75户重灾户通过摇号分房的方式入住安置房。其余农户将陆续搬进新居。修建社区防洪堤502米,桥梁2座,改造硬化社区主干道、农业生态示范园区道路、户间道路11条,修建挡护墙4000立方米,修建雨污分流管网1000米,修建大型化粪池2个,完成强电入地、通讯网络、数字电视、街道路灯等基础设施项目。修建了消毒净化设施齐备的社区水厂1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社区幼儿园一所,社区卫生院一所,社区多功能智能化供电站一所,扩建社区学校一所。大型车辆停车场、殡仪服务中心、婚庆服务中心、轿车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厕的扩充修建以及公交线路的增加,已全面规划设计到位,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最显著的变化——人居环境好

大力推进园林社区工程建设,按照改造房屋景观化、景观打造生态化的要求,完成白墙黛瓦特色民居改造210户,完成七堰沟灾害治理、河堤护栏绿化项目,栽植桂花、龙爪槐、香樟、樱花等名贵树木2000多株,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修建了灯光文体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体育器材,建设了图书阅览室、棋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七堰: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的典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