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也谈清官意识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6-23浏览:2845下载280次收藏

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也谈清官意识  

              中国的清官意识和清官文化由来已久,可说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从宋朝的“包青天”,到明嘉靖年间的海瑞“海青天”,千百年来成为民间百姓顶礼膜拜、齐声颂扬的清官典型。在许多文学、戏剧、电影作品中有诸如此类的描写:当某地方父母官离任时,众多百姓夹道相送,匍伏在地,痛哭流涕,感恩戴德。在传统文化中,人们的心态就是跪着乞求恩赐,盼望救星来普救大众,为民做主。甚至某些大贪官的落马,也寄希望于比贪官职务更高的某些“清官”来惩处。由此可见,清官意识是指基于对伦理道德的坚定信仰而把品德高尚为官清廉的行政官吏当作好的社会秩序和幸福安宁生活的象征的一种观念。集中表现为:百姓希冀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官吏,能仁爱百姓,时刻为百姓利益着想,出现冤情时能及时为百姓伸冤……总之能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显而易见,清官意识的落脚点在人,语意的重心在伦理道德层面的“清”。把美好幸福安宁的生活寄托于“清官”而非“自己”,足见有对他人依赖的因素在里面,同时,又有自我人格失落的意蕴。这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主义的内在要求——人身依附关系的存在与主体人格的遗忘——不谋而合。  

人治主义是指以某个人的权力至高无上为逻辑前提,以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分配、运作、维持为中心而进行统治的思想。其实质是实现个人专制的工具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也谈清官意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