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企留人策略的探讨
对国企留人策略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因人才流失而引发的企业“地震”经常发生,对建筑行业来说,专业技术人才无疑是其稀缺资源,但每年的流动率大都在30%以上,国企似乎成了为他人做嫁衣的“黄埔军校”。国企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起良好的留住人才的机制,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凸现出来。笔者将对国企留人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一些可行的机制和做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 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型组织 国企改革 股权激励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谁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作用,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1]。随着人力资源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才流动速度的提高,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
1.国企难以留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1.1企业社会包袱沉重
以前“企业办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国有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担负着过多的社会化的职能,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退休工人的保险、福利等,都是国企的沉重包袱。现在国企改革,学校、医改、房改、退休工人的管理都逐渐社会化,但卸掉包袱有一个过程。
包袱不卸掉,国企就不可能与外企、私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国企给人才的待遇也不能与之齐驱。
1.2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国企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平均主义思想,认为大家都有贡献谁也不要多拿。这就使得新近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员的报酬水平相对较低,不能体现出人力资本含量与报酬对等的原则,很多国企沿用着“每年加一点”的做法,试图留住人才,但这种做法效果却微乎其微。
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它需要一个氛围,除了管理层之外,广大职工也得接受,否则老职工就会有争议:“为什么一下子给他们这么多钱。”但大学生外语水平较好、计算机水平较好、接受新鲜事物快,他们有潜能。只要“不患穷、患不均”的思想在国企中存在,就意味着要体现人才的真正价值,还要走一段路。
1.3人才的发展空间有限
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员的按资排辈,国有企业一直以来在干部的任用方面,年龄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1。年龄大的不让位,年轻干部就提拔不上去。年轻员工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就没有很强烈的方向感,并不是做到什么样的业绩、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职位。如果员工年龄比自己上司的年龄还大,就很容易出现消极的思想。
而私企、外企就可以做很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干部的任用基本是按照能力的高低,大大降低了埋没人才的可能性。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相对国企来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员工个人成就的需要。
国有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学习机会也是很有限的,不少国企员工工作中感到知识不足,而企业又无法提供好的培训机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纷纷出国留学或继续进修。大部分国企的优秀人才出去深造后,便彻底离开国企,这使条件艰苦、不发达地区国企人才流失更加严重。
1.4激励员工的力度有限
如何激励国企中的经营者和经理层是国有企业人事的主导问题,这个问题就可能有赖于体制的设计。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尴尬是待遇的刚性,国企的企业机制和分配制度注定在人才竞争上是不可能游刃有余的,国企老板的薪水是可
对国企留人策略的探讨
本文2014-06-08 11:22:2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622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