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县委书记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在省市联合督导组的督导指导下,我认真履行县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带头集中学习蹲点调研,带头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坚持聚焦“四风”,认真对照镜子,对自己修身严不严、用权严不严、律己严不严和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等问题进行反思检查。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情况
回顾学习成长经历,自己在大学学习的是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里入党,参加工作后在省直机关从事宣传教育、人事劳动和办公室等方面的工作,后到县里挂职锻炼,并成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自己正是在党的感召下而入党,正是在党组织的培养下逐步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这一方面,使自己一直对党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一直认为政策理论水平高,党性观念比较强,用对党的朴素感情代替党的政治纪律,存在执行纪律不严格、不到位的地方。对照党章党纪,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政治敏锐性不够强。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看到对地方有利的就立即执行,没利的就搞变通、打“擦边球”,没有站在政治和大局上来看待问题,使一些决策部署在执行中走了形、打了折。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错误思想、歪理邪说、片面认识和小道消息,自己在听到见到后,虽然做到了不信不传,但没有进行明确制止和分析解释,态度不坚决,立场不鲜明。尤其是“四风”突出问题,没有从党的执政基础上意识到其危害性,无形之中助长了不良风气的泛滥。
(二)党内政治生活抓得不够严。没有认识到党内生活的重要性,很少召开党组织生活会。县乡各级党委(党组)除了按要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外,平时一般不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党员只是私下进行单独交流,在桌面上的沟通比较少。拿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来说,基本上就是工作总结会、成绩通报会,自我批评成了自我表扬,互相批评成了互相吹捧。很多基层党支部多年不召开党员大会,不过组织生活,致使一些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大大降低。
(三)基层党建抓得不够牢。作为全县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平时对抓基层党建深入具体研究不够,过问比较少,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性。比如,活动开展前,全县507个行政村中,有92个没有在本村党员中选出支部书记,只好由脱产干部兼任,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集中整顿,仍然有27个村没有解决问题。再比如,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截止去年底,全县共有农民党员12339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只有970人,占农民党员总数的7.9%;而我到***工作前的2007年,35岁以下党员占到了农民党员总数的21.3%。这造成农村党组织缺少新鲜血液,后继乏人,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民主集中制坚持得不够好。太过注重自己的领导权威,过分强调集中,淡化了民主,往往集体决策变成了个人决策,会议决策变成了会前决策,“一把手”变成了“一言堂”。听取意见不够,有时仅凭主观想象就拍板。比如,在召开县委常委会讨论问题时,很多时候自己讲得多,同志们讲得少,甚至自己发表意见后,同志们只说“同意”、“没意见”,而自己却认为这样效果很好,没有杂音,体现了自己的意图。过分强调以自己为核心的县委的领导作用,总揽有余,协调不足,没有发挥好全县几大班子和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工作合力不强。
(五)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硬。虽然自己在会议上经常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常过问一些重大案件的处理情况,带头执行“一岗双责三同时”制度,但仍存在工作要求不够严格的问题,从严治党、从严查处的要求没有执行到位。有的同志违反了党纪党规,在处理上也倾向与“就低不就高”、“从轻不从重”,责任追究不严,使部分党员干部产生了侥幸心理。去年以来,县纪委查处了违纪案例96件,处理111人。但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存在一查就紧、不查就松的现象,需要持续不断地抓紧抓好。
(六)干部管理不够严。在任用干部上,存在唯年龄、唯资历、唯票数的情况,有时怕影响工作积极性,搞平衡照顾、论资排辈,导致一些单位超职数、超标准配备干部。比如,县残疾人联合会干部职工总人数不到10人,以前却安排了理事长和党组书记两名正科级干部。在使用干部上,没有很好体现鼓励干事创业的导向,对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的领导干部,自己考虑感情因素多,考虑事业因素少,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想得罪人,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这导致了一些年轻的优秀干部不能脱颖而出,得不到适时提拔重用,从客观上影响了事业发展。
在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条实施办法”以及市委“五项规定”出台后,自己坚持以身作则、立说立行,视察调研轻车简从,尽量压缩会议、文件和应酬,腾出时间精力搞调研、理思路、抓落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文山会海现象依然没有消除,有些工作还习惯于开会发文,影响了工作落实;公务接待中,认为***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山东人又热情好客,接待一些重要客人时有时超过标准;执行规定的自觉性还不高,督促检查不够,等等。
个人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深刻反思,认真对照,自己在“四风”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在征求意见环节,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形式主义,常委班子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我身上。
1、学习不够系统扎实。以前虽然比较注重读书看报,经常学习领导讲话,了解最新政策,但学风问题也不少。一是自觉主动不够。有时为了应付事,被动学;有时是任务观点,学够了天数、学完了篇目就完了。二是知行合一不够。学了之后,如何将所学运用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做得很不够,学用时有脱节。三是不够全面深入。往往是需要点什么就学点什么,系统全面的研读少,带着实践中的问题深入学习、学深学透学精很不够,往往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一目十行,“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阅读比较少,满足于知道了、了解了,没有真正消化吸收。通过前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这种感觉更为深刻。
2、调研不够深入具体。平时听汇报多,看材料多,再加上一些固有的认识,总认为自己在县里工作十多年了,副县长、副书记、县长都干过,对基层比较了解,没有必要去较真,对基层调研不够重视。一是有时为调研而调研。走过场、做样子,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有时一天看四五个乡镇十几个点,看似效率很高,实际没有成效。二是蹲点解剖少。把“身入”当“深入”,把“说到”当“做到”,把“过程”当“解决”,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三是看亮点、成绩多。喜欢看“典型”、看“盆景”,表面形势一片大好,实则掩盖了矛盾和困难。四是不深入、不具体。容易停留在表面上,接地气、察实情做得很不到位。自己来***已经6年多的时间,真正深入调研过的村还不多,离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当县委书记就要跑遍所有村的要求差距很大。在新城街道西王集村进行蹲点调研时,一些群众反映,虽然西王集村在行政管理上属于城区,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农业村,而一些农业项目不符合条件,机井通不上电,导致浇地比较困难,费工费力费时。这与自己的想象有比较大的差距,对基层的具体了解还很不够。
3、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不敢突破原来条条框框,解放思想不够具体,工作思路不够宽,运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水平不高。推进改革创新的胆子不够大,总是先看上级怎么要求,再看别的县市怎么做,缺少先行先试、攻坚克难的勇气。二是结合文章做得不好。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机械地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没能从***的实际出发,一些具体举措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工作抓得不死。满足于谋思路、出规划、定目标,缺少推进工作的综合措施,致使一些工作看似进展很大,其实效果不好。比如,我提出“55611”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路已经4年了,建设了阿胶养生文化苑暨***影视城,拍摄了5部电视剧,规划建设了国家级黄河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洛神湖湿地公园,成为了省级旅游强县,虽然这些看上去很好,也扩大了知名度,但由于吃住行游购娱等设施不配套,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旅游人数远未达到预想目标,文化旅游业还没有成为主导产业。
4、工作推进过于看重形式。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有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惯性思维,认为只要会议开了、文件发了,就是安排部署了,会开得早,就是落实的早,文件发得快,就是落实的快。每到岁末年初,各种检查评比会、总结表彰会一个接一个,不开个会就显得工作不重要,作为县委书记,不参加就感觉县里不重视。今年,我们把计划生育、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工作会议合并召开,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会议,但各种会议偏多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官僚主义方面。
1、
县委书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本文2014-06-06 14:15:06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