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加快发展中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4浏览:2583下载250次收藏

  改革开放前,昆山是一个农业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城市工业向外急剧扩散,位于苏州与上海之间的昆山,通过大量接纳上海工业转移,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同时,自办工业园区,引进一大批中外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市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开始从农业县向工业市转化。在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的发展阶段后,近几年昆山处于“由低转高”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继续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和民营经济赶超战略,围绕“四个巩固、四个提升”的发展思路,做大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发展水平。

     一是在巩固发展外商投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民资投入的比重。目前全市已累计批准外资企业3800多家,注册外资180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90亿美元;私营企业总数超过1.2万家,注册资本累计突破144亿元。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迅速扩大了全市经济总量。

    二是在巩固发展台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日韩欧美投资的比重。通过继续承接台湾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大对日韩、欧美地区的招商力度,巩固了台商投资密集区地位,扩大投资来源,优化投资结构。

    三是在巩固发展制造业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比重。近两年,全市已引进东方首席电子商务、ych物流中心、联邦快递、友邦保险等一批服务项目,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

    四是在巩固发展IT硬件招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软件研发项目的比重。通过引进一大批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强度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外资项目,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其中尤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全市电子信息类项目累计达到650多个,投资额超过60亿美元,产出已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0%,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国内重要的it生产基地。

    通过实施以上举措,昆山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近几年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从1987—1998年,昆山财政收入跨过10亿元;1998—2000年两年间翻了一番,达到20亿元;2000—2002年又翻了一番,超过40亿元,人均gdp达到6000多美元。2003年,全市gdp完成4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5%;财政收入66.25亿元,增长59.6%;进出口总额139亿美元,增长6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5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4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增长11.8%。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根据昆山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昆山市更好地贯彻中央对江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争先创优,做全省率先发展的排头兵,为江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加快发展中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