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畜牧水产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讲稿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4-05-19浏览:2146下载277次收藏

 

同志们:  

按照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安排,结合我局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工作实际,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就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大家进行一些探讨和交流。下面我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什么是群众路线

    在党章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党的全部理论、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党的一切努力、奋斗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本身决无任何特殊的私利。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各项事业的立足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事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只有把党的事业放在一切依靠群众的基点上,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为党的各项事业的胜利完成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它正确的揭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指明了正确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

1.群众路线的由来。群众路线形成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哲学,形成的文化背景是传统民本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学思想,墨家提出了“兼爱”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汉唐时期提出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名言,明清时期,早期启蒙家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重民思想,千古一脉。传统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后来为毛泽东批判性的继承和运用,经过群众和革命的实践检验,逐步形成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紧密相连。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认识就十分敏锐,他强调了“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八年后,他又首次阐发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标志着他的群众观点从早期的激进平民主义转向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群众观。1943年,毛泽东在为党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概括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即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945 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对群众路线作了详细的说明,将其归结为两个方面,即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他特别强调群众观点的重要性,“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1956年,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对以上两方面再次加以强调,明确把群众观点作为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

2.群众路线的理论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实践任务上,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继续沿着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科学轨道前进,结合当前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变化,认真地学习、研究和继承了这份宝贵的理论遗产,创造性地为群众路线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并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是非的标准。“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江泽民——三个代表。“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胡锦涛——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习近平——中国梦。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

3.坚持群众路线取得的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93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史;就是一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创造史。

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发展壮大,成功夺取执政地位。1921年到1949年,我们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一个治理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民的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一路走来,历尽艰险,取得胜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摸索前进,不断校正社会主义建设前进方向。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虽然经受了挫折和坎坷,但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昂首阔步,创造改革开放辉煌业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这一时期成功经验时,有学者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与群众路线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群众路线蕴含的宝贵经验与启示。群众路线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在这部群众路线伟大实践的“史书”中,有许多启示和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二是执政党要主动把自己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三是要注意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二、为什么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落实。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舞人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如何才能实现?当然要经过艰苦奋斗。这种奋斗,仅仅依靠我们党自身是断然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党发扬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和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在共同奋斗中,一方面要靠党员、干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缺一不可。所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可以说,这抓住了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

第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当前,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了全党面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深刻吸取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是深刻吸取世界上一些政党丢失政权的教训的必然选择。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昭示我们,如果有什么能把我们的事业毁掉,脱离群众必定是罪恶之源。苏共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战胜了德国法西斯,而接近2000万名党员时却亡了党。其重要原因就是苏共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成了少数富人和官僚的代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最终被人民群众甚至被自己的党员干部抛弃。另一方面是正视现实,解决突出问题,更加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选择。当前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一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或很大程度存在,老百姓深恶痛绝。二是贫富差距拉大造成两级分化的问题。目前我国最严峻的问题是两极分化在逐步拉大。让人民真的富裕起来,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问题。三是公民的公平正义权利及民主权益的保障问题。征地拆迁问题,部分干部提拔任用问题,如火箭式提拔干部。四是安全的问题。比如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等等。五是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两年,网络上流行一类帖子,叫做“官场雷语”,专门收集官员失态的语言。比如“你们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让人惊诧,也令人深思。它除了反映当事官员个体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畜牧水产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讲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