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4-05-18浏览:2376下载220次收藏

                                                             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

       按照区政协办公室《关于开展生态夷陵建设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第四调研小组在田安友副主席的带领下,于5月7日至9日分别到区农业局、区畜牧兽医局、分乡镇、下堡坪乡,采取听汇报、看现场、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比较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到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农牧业发展态势         1、规模大。全区农用地总面积72128公顷,其中园地面积38600公顷,耕地面积33660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81160公顷;柑桔种植面积22862公顷;茶叶种植面积13319公顷。2013年,粮食总产21.62万吨;柑桔57.68万吨;茶叶1.62万吨;生猪出栏104.15万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系全国知名的“桔都茶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湖北省粮食生产大县”。         2、龙头强。围绕柑桔、茶叶、畜牧等农业三大支柱产业的生产和加工,我区涌现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分别占全市总数的60%、21%和18%。         3、品牌响。我区现有农牧产品有效品牌113个,其中无公害农牧产品46个,绿色食品61个,有机食品4个。拥有萧氏茶等中国驰名商标5件,晓曦红柑桔等著名商标8件,绿秀大米等湖北名牌产品11件。还有“俏牛儿”、“山里来”、“老高荒”、“家家有”等农牧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4、效益好。据夷陵国调队调查,我区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平纯收入的40%以上,茶、柑、牧业主产区更是高达70%以上,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平达10万元以上。         二、全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         1、农药污染。全区农药呈现出使用量大、结构不合理、有效利用率低的状况。2013年全区农药施用量(折纯)1944吨,每公顷农用地平均施用26.9公斤。农药总量中,化学农药占90%以上。农药随降雨径流流失到河流水系的总量年约126吨。         2、化肥污染。主要是施用量大、n肥用量高、npk比例不合理、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2013年全区化肥施用量(折纯)6.58万吨,每公顷农用地施用0.91吨;其中n肥2.23万吨,每公顷0.31吨。化肥随降雨径流流失到河流水系的总量年约3300吨,其中n肥约2230吨。流失量相当惊人。         3、农膜污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用地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而造成“白色污染”。农用地膜由于自行分解慢、残留量大、回收难度大而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2013年全区农用薄膜使用量367吨,其中地膜264吨,覆盖面积4340公顷。地膜回收率仅40%。         4、农资包装品残留污染。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投入品种类越来越多,包装物等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加之农民朋友环保意识不强,包装物特别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主要有玻璃瓶、塑料瓶(袋)、铝瓶、塑料铝泊袋等。据估计,全区每年农资废弃包装物约500吨以上。         5、养殖畜禽粪便污染。2013年全区生猪出栏104万头,家禽出笼1200万只,羊出栏10万只,牛出栏6000头,奶牛存栏5100头。据初步估算,每年畜禽粪便排泄量在300万吨以上,仅生猪一项约150万吨。         三、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做法和经验         (一)农用地面源污染防止和治理         1、开展普查。一是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部署,从2008年开始,全面完成了我区种植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染源等四大类污染源普查工作。共完成12个乡镇、212个行政村(居)、960个种植业典型地块、232个水产养殖业污染源、558个畜禽养殖业污染源、2680个农村生活污染源共计4654个普查对象的入户调查和表格填报任务,建立了详细规范的污染源档案资料库。二是开展土壤重金属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区政协调研文章:我区农牧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