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维权思考——提高证据意识 确保有效维权
一、 农民工证据维权的现状
农民工在城市中大都从事着苦、脏、累、险的工作,由于其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流动性、松散性等特点,使农民工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知所措,处境艰难。目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拒绝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不少人只好忍气吞声,而没有劳动合同就不能从法律上确认双方的劳动关系,往往当双方发生劳动纠纷后,农民工处于无力举证的不利境地。
是用人单位任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钱。其中,建筑行业拖欠、克扣农民工血汗钱引发冲突的问题尤为突出。近来农民工欠薪案件主要呈现出这么几个特点:欠薪涉及的农民工人数较多,集体上访案明显增多,很容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陈案、反复案较多,追讨难度增大;非公有制建筑企业涉案增多且案情复杂;恶意拖欠较多,一些建筑行业的黑包工头坑、蒙、拐、骗引发的欠薪案多。
三是工伤事故造成农民工致伤致残,引发医疗费、补偿金等争议。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工伤纠纷,往往既没有按规定申报工伤事故,又无劳动能力伤残鉴定,有的甚至无合法的责任主体,劳动保障监察和仲裁都难以受理,使工伤民工的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四是用人单位的肆意违法现象的存在。由于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约束、发生劳动争议后缺乏最直接的证据和衡量侵权与否的标准,用人单位才敢在农民工工资、保险、工伤赔付等问题上肆无忌惮。另外,欠薪主体不明也加重了农民工的维权难度。
五是目前我国在农民工维权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相对尚不完善,很多规定不明确,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使得很多案子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依据,造成有权无法可依。
六是农民工维权成本高,难度大。一是诉讼时间长,农民工耗时不起。一般而言,从提起诉讼到最后判决,所需时间两到三个月。如需要再审的话,时间更长。二是由于农民工属社会弱势群体,加之目前国家在维权方面的政策、机制还不是很健全,使得维权工作难度颇大。
七是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在遭遇纠纷时,农民工常常是“托人”、“私了”、“上访”,而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和手段来解决
农民工维权思考——提高证据意识 确保有效维权
本文2014-04-27 13:08:4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283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