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委主任我是谁了谁依靠谁大讨论发言稿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4-04-11浏览:2413下载256次收藏

 

    市委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活动,对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意义重大。下面我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主题谈几点体会和想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自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参加集中学习和自学,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认真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一、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为了谁,是方向目标,是价值追求,是一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才能明确工作的根本目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奋斗实践中。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作为一名农业人,作为负责全市农业发展的职能部门,站稳群众立场,就要始终牢记农民利益高于一切,以农民利益为第一导向、农民需求为第一目标,农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服务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要切实从认识和感情上端正对农民的态度,由衷敬重他们、真诚善待他们、虚心学习他们、自觉服务他们,决不能把为民服务当作对民的“恩賜”。要深入分析和把握新形势下的农民特点,吃透民情、把握民意、顺应民心,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以增进农民福祉。要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措施,努力尽快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伟大农业梦。联系个人实际,在为民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工作推进中,对好看的“盆景”、打造的亮点,倾注的精力较多,而对面上的工作、打基础的事情重视不够;对完成好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过于看量,而对实际成效考虑不够;为了追求进度、形象,有时急于求成,甚至擅自替农民做主、代农民决策;对事业始终坚守“不干则已,干就干到最好、做到极致”理念,但有时不顾客观条件,要求过急、过高、过快,无形中加重了基层和农民负担等等。对此,在今后工作中要切实加以改进,重点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坐案头”向“跑田头”转变。走出大楼走进田头,再回到案头决策才有准头。大幅度消减文件会议简报,腾出时间和精力,多进村入户,多走进田间地头,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在全市农业系统开展了“党员干部进百村、科技人员进百园”的“双百大调研”活动,带动和指导县区、乡镇农业系统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为农民群众服务活动,推动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在基层一线的落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二是从“重审批”到“重监管”转变。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起来,把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把农民会办的交给农民,基层该办的交给基层,积极推动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下放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加快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集中精力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突出问题导向,瞄准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农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更加主动、更加大胆、更有担当地推动工作创新。三是从“重考核”向“抓落实”转变。切实减少考核、检查和评比,不搞“一刀切”、“一阵风”,不层层加码、层层施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省市委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落实,确保不折不扣全面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口惠实至。四是从“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转变,把项目资金更多地向经济薄弱地区、农业薄弱环节和普遍农户倾斜,更多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业公共服务等农民直接得益受惠的领域,让农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依靠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
    依靠谁,是根本动力、是力量源泉。如果搞不清楚“依靠谁”,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对农业农村发展来说,无论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改革、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无不源自广大农民的实践创造。农民最有智慧,只要潜心向农民学习,就能获得无穷无尽的智慧,找到解决难题的钥匙;农民最有力量,只要我们充分发动农民,有效组织农民,就能获得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劲动力;农民最有作风,农民最讲究实实在在,最反感花里胡哨,最希望马上就办,最讨厌拖拖拉拉,最喜欢清正廉洁,最痛恨贪污腐败。可以说,农业农村工作根基在农民、智慧在农民、力量在农民、评判在农民。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凡是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和支持,但具体干什么、何时干、怎么干,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和选择,不要擅自替农民做主、代农民决策,防止“好心办坏事”,更不能搞强迫命令。当一项政策措施不能被多数群众所接受的时候,即使它是正确的,也只能等待,如果硬要去做,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委主任我是谁了谁依靠谁大讨论发言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