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的建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4-01浏览:2632下载249次收藏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长期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聚集区和高速公路、铁路、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大片农村土地被征用,许多村集体通过土地出让获取到巨额货币收入。如何处置这些货币资产,直接关系到农村利益格局的调整,形成了集体收益与农民“二次分配”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也导致失地人口增加,群众赖以依靠的基本生产条件失去保障,造成许多农民对未来心存疑虑。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已成大势所趋,迫切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形式,浙江省的杭州、嘉兴、宁波等地已基本完成改革工作,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以及北京市的大部分地区也进行了改制,摸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对集体资产进行折股量化,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这方面多集中在村集体经济厚实、区位相对优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且发展空间大的地方。即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股份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将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 作为股权资本,折股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或股份制企业,通过股份红利让村民受益,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二是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对集体收入进行剥离处置。主要是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差的地方多采取这种办法。对村集体收入按照“保足、提足、后量化”的原则,除按规定发放被征地人员生活安置补助费外,首先确保留足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五保集中供养等社保资金,预留若干年内集体所必需的公益金、公积金和管理费,剩余部分再折股量化进行股份合作社改造。三是注重对村公益事业的投入。从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出发,对村集体收入实行统一使用管理,集中建设村产业园区、住宅小区和学校、幼儿园、老年活动室、卫生所、休闲广场、集中供水供热、垃圾处理、美化绿化等,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整体品质。  

2013年,我市在##村开展了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村##人由村民整体变为股东,成为我市第一个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村。在试点工作中,由于没有规范的政策性文件指导,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和套用,出现一些基层难以把握的问题,既成为影响改革深入推进的突出矛盾。  

一是指导改革和监管的政策措施不到位。由于省、市尚未出台相关的具体办法,针对土地征用后村集体获得的大笔现金收入,如何进行妥善处置,成为基层干部和群众最大的关注点。许多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信心,甚至怕政策多变,产生到手为安、打净分光的倾向,成为导致基层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