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曾和源
2005年初,党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纲要》中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尝试与探索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延伸到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领域,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去战胜腐朽落后的文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作一些探讨,提出一些肤浅的观点以供商榷。
一、地税廉政文化的内涵、特征和意义
(一)地税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指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引申到地税部门,地税廉政文化是地税干部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以“为国聚财,执法为民”为主要内容,融合了地税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税收执法、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来源于税收工作实践,并统领地税干部的思想意识的价值标准和精神观念。其核心价值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目的在于使广大地税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并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增强地税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为反腐败工作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其内涵可分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即思想文化,包括廉政的认知程度、廉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制度层,即制度文化,包括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等;三是物质层,即物质文化,包括廉政教育场所、廉政教育专题、廉政文化活动等。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思想文化属于较高层次。
(二)地税廉政文化的特征
其主要特征有:一是道德教化。道德性是廉政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点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领导干部自身来讲,崇高的道德理想信念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高尚的道德素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修正自我,廉洁从政。二是先进的思想性。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中的集中体现。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廉政精神、廉政观点、廉政道德、廉政准则等,对人们的精神境界起着提升作用。三是鲜明的时代感。廉政文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四是广泛的影响力。廉政文化内容涉及面广,它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极具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五是正确的导向性。廉政文化内涵的廉政信仰能够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廉政文化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又通过道德规范来引导、影响人们的行为,将规范的要求变成人们自觉的行为。
(三)地税廉政文化的意义
当前,在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论述,是党对今后一段时期文化建设先进理念的高度概括。把地税廉政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加以建设,不断挖掘廉政文化的科学内涵,广泛传递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拓展和丰富先进文化形态,推动先进文化传播,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引导广大地税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先进性实践的要求,树立并维护先进性形象的重要途径。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是调动地税干部参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地税干部从政行为,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发挥地税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地税系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举措。地税廉政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控制手段,虽然没有明文的规章制度,但可通过一系列为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念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导人们在思想上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违反了观念的价值准则,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就会发生作用,对自己的行为自动加以纠正,从而促进广大地税干部廉洁自律。
3、加强地税廉政文化是推动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的重要途径。没有科学的思想文化观念作指导,反腐败斗争难以形成先进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地税廉政文化萌生于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并在长期的地税文化的熏陶中获得生长的动力和土壤。与此同时,地税廉政文化也积极反作用于地税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它不仅有助于廓清一些税务干部对反腐倡廉的各种错误或模糊认识,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地税文化的概念,有利于我们运用文化的力量,从文化角度来思考党风廉政建设,可以促进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增加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于营造崇廉尊廉的地税廉政氛围、净化从政环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地税廉政文化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新形势下的高要求相比,存在着不少与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
1、认识不足。大力倡导廉政文化,可以推动和约束地税干部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有利于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但一些地税干部在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上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一是“作秀”论。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必要为突出创新性、特色性,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廉政文化建设。二是无用论。认为以思想灌输和道德教化为主的廉政文化,在当今这个日益物质化的时代已很难发挥作用。三是虚功论。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在本质上是一项务虚和空泛的工作,只能虚功虚做,很难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廉政文化的发展。
2、主体错位。地税廉政文化反映了地税部门的廉政状况与水平,体现文明高效的程度,它属于整个地税文化的范畴,县(区)局党组理应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主要承担组织协调的职责。但事实上,当前县(区)一级地税机关建设廉政文化普遍呈现“单兵作战”的现象。多数地方未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地税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纳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考虑,而是过于缩小廉政文化功能,把应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协调变成了负责承办,形成了廉政文化建设主体缺位。这种主体的缺位,一方面导致了纪检监察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个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有关股室片面理解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认为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不主动参与,因此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3、方法单一。目前,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呈现为上级推动型,主动性显得不强,创新性不够,活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内容呆板,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活动形式。同时,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廉政文化没有广泛深入到全体地税干部职工中去,更没有深入到征纳双方中去,缺乏渗透力和影响力;开展活动的载体作用发挥不够,廉洁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4、机制不全。推进地税廉政文化建设也需要长效机制作保障。目前,地税廉政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形式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层面,停留在一些表面,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刚性约束不强,与时代呼唤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反腐倡廉的形势极不适应。特别是在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激励和惩戒机制、长效机制等方面尚处盲区,研究得不深,操作性不强,存在明显缺陷。
三、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创新,才能保持廉政文化建设旺盛的活力和生机。只有通过不断思维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才能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号召力、凝聚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本文2014-03-18 18:23:4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929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