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卫生局开展协作医疗服务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4-03-11浏览:2111下载207次收藏


近年来,xx在新医改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实施了县、乡、村一体“政府购买、分级诊疗、分段服务、合同管理、绩效支付”的协作医疗服务模式,展开对患者医疗服务提供管理的新尝试,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世卫组织、世行专家和卫计委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健康报》、《河南日报》、《医药卫生报》、《xx日报》、《医学与社会》杂志等多家媒体对我县的先进做法也进行了充分报道。

一、目标和思路

1、目标。从政府管理“健康”出发,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引入市场机制,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建立为患者提供连续性、一体化全程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有效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促进患者合理流动的同时,实现在适宜的地点、时间,为服务对象提供适宜服务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即:“政府购买、分级诊疗、分段服务、合同管理、绩效支付”。

2、思路。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卫生信息平台,将医疗、患者、预防紧密结合,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按照“安全适宜、有效可行”和市场规律,建立服务购买方和服务提供方之间的购买和协作机制,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引导患者合理流动,增强服务体系对患者需求的主动适应性,为患者提供疾病全程管理和连续性服务,以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全程健康管理和服务,担负起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

二、主要做法

1、创新思路、制定方案、精心设计、开展试点。2012年3月,县卫生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协作医疗服务,整合卫生资源”的通知》,县项目办制定了《xx协作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县卫生局成立“协作医疗服务领导小组”,各医疗机构设置了协作医疗服务联络科。确定县医院和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协作医疗,选择脑梗阻、阑尾炎等4个病种先行试点。并选择两个乡(夏庄、项店)和村级开展慢病乡村协作医疗。通过试点完善协作医疗的具体操作,总结经验,逐步扩大病种和实施范围,强力推进,力争达到县域内以县级医疗机构为核心,乡村网络为依托,竞争有序、服务适宜的新型卫生服务协作联合体。

2、坚持原则,患者自愿、认真实施、突出重点。基于协作医疗服务制度的目标,明确了开展医疗服务制度的6项原则:患者自愿、分级诊治、就近转诊、安全有效、资源共享、无缝衔接。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就诊渠道,坚持病人需要,患者自愿,以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为重点,通过分级分段、就近方便、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手段,疏导病人追求健康,合理就医。

3、确定路径、有效监管、明确职责、不断完善。根据协作医疗的制度需求,组织制定了病种协作服务的核心路径,不同机构在标准核心路径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确定个性化辅助路径,按照核心路径实施跟踪监管,出院复核,确保质量和效率。各机构根据自身能力、路径情况进行费用分解和分配,经过谈判、签订协作协议予以实施。

为保证其客观公正、竞争有序,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三级机构的具体职责。县级医院职责:起草协作医疗临床路径,制定诊疗方案和符合本机构条件的住院诊疗、康复操作、转诊指导等服务规范。乡镇卫生院职责:提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和随访、健康教育与促进、门诊统筹诊疗、制定相关疾病诊疗计划和符合本机构条件的住院诊疗、康复操作、转诊指导等服务要求。村级卫生室职责:提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和随访、健康教育与促进、门诊统筹诊疗、康复协助、转诊指导等服务,根据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及时调整服务分配。各级路径由县领导小组协调审定备案。  

制定了xx协作医疗的设计框架(见图1)。

&nb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卫生局开展协作医疗服务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