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对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方法体系的理解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2-19浏览:2754下载223次收藏

公职人员的岗位风险是指与特定的国家公共职位紧密相联的、居于该职位的公职人员在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诱发公职人员对社会公共利益或其所在部门利益带来危害的一系列潜在的不确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国家管理的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增多,国家公共职位的设置也日益多样化和细致化,随之而来的是公职人员的岗位风险的日趋复杂与不断增大。因此,对公职人员的岗位风险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地遏制并降低岗位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几率和发生频率,不仅是消除岗位风险给公共部门带来利益损失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安全的需要,更是党风廉政建设和政府诚信建设的迫切要求。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制度和方式。大家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当前国内,某一类岗位上出现的贪污受贿的情况相对比较频繁,例如:某省的交通厅长,连续三任都因为贪污受贿而判刑;某省的国土厅几位副厅长同一时间段内相继因经济问题而判刑。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公职岗位上实施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达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目的,岗位风险廉能管理的主要目的有:一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预防风险;二是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减轻损失;三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弥补损失。为达到对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目的,需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依据风险管理过程的理论,我们可以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方法划分为:风险识别方法、风险评估方法、风险控制方法、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方法等,这些方法共同构成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方法体系。  

一、岗位风险的识别方法  

岗位风险的识别是指对公职人员岗位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归类,并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以寻找出隐藏在岗位背后的风险因素,并就各种风险因素对岗位安全的影响程度加以判别。在实施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全面充分地识别出岗位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岗位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包括:岗位风险历史调查法、岗位风险流程调查法、岗位风险列举法等。  

1.岗位风险历史调查法。即深入到公共部门内部的各个公职岗位,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风险历史信息的过程。岗位风险的历史信息具体包括:某一岗位过去的工作内容、权责划分、发生风险的相关记录等。这些历史信息的获取,有助于推算出某一岗位风险发生的历史几率和历史频率,掌握岗位风险控制的关键点,为岗位风险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具体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和书面调查法三种。  

2.岗位风险流程调查法。即就某一岗位当前的工作流程中对内、对外的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考察,用以揭示该岗位的运行状况,帮助公共部门更清晰地了解该岗位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为岗位风险评估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具体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流程风险点排序法。即通过流程风险点排序,挑选具有较高风险的关键流程节点。流程风险点排序主要有三个参考指标:影响、规模和范围。其中“影响”指某一岗位工作流程的特定风险结点,对公共部门未来运行目标的可能损害;“规模”指某一岗位工作流程的特定风险结点对公共资源可能损耗的多寡;“范围”指特定结点风险发生时,可能会导致的公共组织内部和外部各种不同风险的波及面。二是流程缺陷搜寻法。一般从人事安排、工作方法、内外环境等各个方面展开调查,寻找某一岗位工作流程的缺陷,以形成对缺陷的清晰认识。  

3.岗位风险列举法。是在岗位风险历史调查和岗位风险流程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列举某一公职岗位风险诱发因素的方法。一般由公共部门协同有关社会团体、专家智囊机构等就其内部各公职岗位可能遇到的风险,排列出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制成岗位风险列表,对照表格中列举的风险,即可辨识公共部门内在各公职岗位的风险诱发因素。岗位风险列举法是一种可以普遍适用的方法,它既可以用来进行风险管理的总体设计,又可以用来识别各个具体风险点,其优点是极少会忽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对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方法体系的理解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