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校长魅力人物专访稿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4-01-19浏览:2266下载260次收藏

魅力人物专稿  

人物素描  

    王玉青,女,1966年生,青海省西宁市玉井巷小学校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她常说,在学校的舞台上,我应该是领唱者。她爱校如家,无私奉献,以“科教助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为发展战略,以“课堂激励人文化、绿色引领和谐化、晨吟午读暮省书香化”为方式方法,以 “学生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为奋斗目标,给孩子以美好的童年,给人生以坚实的起步,创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责任播洒阳光  爱心温暖校园  

——记西宁市玉井巷小学校长王玉青和她的德育管理理念  

 王祥奎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王玉青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当如泉水喷涌,德行当为学生楷模,一生不忘用责任播洒阳光。作为一名校长,须胸怀大局,修身以葆生命常青,养性以求大爱有加,时刻牢记用爱心温暖校园。为此,她拼搏着、奉献着,也收获着、快乐着。  

   

“让孩童心灵大旅行,让智慧之树尽开花”,走进玉井巷小学,倍感文化和责任的魅力(小标题)  

   

“青青的山,蓝蓝的海,高天上流云映花开。”一首《青海梦》,让我们脑海里映现出高远的天空,蔚蓝的湖海,绿色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和悠扬的牧歌。更让我们想起了青海这块土地上有着不屈精神、奋进意识和斑斓梦想的人们。  

王玉青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玉井巷小学校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始任学校校长,2003年7月到玉井巷小学任校长至今。多少年来,她一直在用责任、用爱心激励着自己拼搏和奉献,激励着师生放飞希望和梦想。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走进玉井巷小学,走近王玉青,近距离地了解了这所学校和这名校长。  

玉井巷小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古朴:校园占地面积不大,教学楼依然是四十年前的老建筑,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建筑群中,显得有些寒酸、陈旧。这与我们印象中或者说是希望中的校园有天壤之别,因为在此前,常常听到家长对学校的一片赞许,既然是赞许,那校园环境、育人环境、教学质量都应该是很不错的。  

曾有家长说,你可别小看了玉井巷小学,多年的涵养,“诚实、团结、勤奋、进取”八字校训已经深入到了师生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勃发的文化底蕴及良好的学习氛围。  

曾有家长说,玉井巷小学不愧为课程改革及德育管理实践中绽放出来的一朵奇葩,你走进校门看看,校门内侧墙上的各种奖牌,就是很好的证明。  

对我们走进玉井巷小学,了解了真实的学校后才明白,家长夸赞的是学校的软件,而不是硬件。  

是啊,在学校,那八字校训鲜艳夺目,那楼舍操场简朴干净,那琅琅书声抑扬顿挫,那校树丁香在微风中凸现生命的个性和气质,更有那文化墙上,一幅幅出自孩子们笔下的儿童画,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洋溢着生命的快乐。  

鲜美的花朵需要浇灌,良好的品德需要培养。在玉井巷小学,看着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老师好!”,我们深深地被浓浓的校园文化、务实的校风学风、孩子们的文雅作风所感染。  

而这一切,与王玉青教育引导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我们觉得,她与所执掌的学校有着诸多神似的地方:朴素大方,内涵外敛,藏秀于心。  

“梦想,照耀了师生前行的路;科研,改变了师生思想的深度,更改变了师生行走的角度。”刘丽文老师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感慨地说:“感谢校长为我们搭建的平台,给我们充分发挥的空间,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欣赏到教育的魅力,也更真切地感受到将自己的生活融入教育之中的快乐。”  

赢得别人的尊敬,需经过长时间的付出。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付出。  

“让孩童心灵大旅行,让智慧之树尽开花。”谈到学生的培养,王玉青首先想到的是责任,她说:“培养学生,责任如山。如今的孩子都是家中几代人的希望,从接收学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接收了这个家庭未来的希望,更是接过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这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上,我们备感压力,也备感欣慰,只有尽心尽力做好的工作,才对得起那份沉甸甸的希望。”  

为了这份责任,她积极开展以传统美德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的研究,推进民族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她激情澎湃地带领师生在科学的殿堂遨游,让他们畅享知识的甘霖;她语重心长地与师生促膝谈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她如饥似渴地在教海探航,为自己的远航积聚能量。  

为了这份责任,王玉青“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用心经营心”:寒风习习,一片碎纸随风飘至,她躬身捡起;一年级学生的鞋带开了,她会蹲下来示范给孩子,再让孩子亲自系一次;业务学习上严肃认真的点评,读书活动中生情并茂的引领,教师大会上,她神情激昂规划着学校的将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着力打造绿色学校,提升办学品味(小标题)  

   

近年来,王玉青将弘扬“重德、博爱、尙美”的玉小精神与打造绿色学校相结合,以绿色学校建设推动教师的绿色精神品位养成,以教师的绿色精神品位推动师生关系进一步改善,探索出了一条玉井巷小学绿色发展的新途径。  

在西宁市创建全国卫生模范城市活动中,王玉青引领全校师生积极投身“省级健康教育示范校、西宁市卫生学校、西宁市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之中,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着眼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制订环境管理制度,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创设环境保护氛围,鼓励师生、家长参与绿色学校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  

王玉青认为,绿色学校不仅仅是“绿化学校”,更主张环境教育从课堂渗透扩展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鼓励师生民主公平地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和联系,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发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行为,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环境素养,落实环保行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于这样的认识,王玉青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全校师生牺牲双休日、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打出了一套绿色学校建设的组合拳。  

以绿色教育为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根基教育为载体,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学科渗透与活动整合,开展关爱自然、尊重生命、远离毒品等教育。  

教导处、德育处等科室密切联系,编写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开辟文化橱窗、班队板报,少先队制定环保规定及行为规范,设红领巾监督岗,营造绿色文化环境。  

……  

王玉青说,绿色学校的核心是“和谐”,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山水更灵秀,让学生更文明儒雅,让师生关系更融洽,让学生更加充满欢乐,将校园建设成为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快乐校园、和谐校园,使校园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  

学校曾教过的一名学生,那是一名聋哑孩子,先天残疾,而且性格内向,在学校受到同班同学的欺负,在这种情况下,王玉青和班主任孙继香老师多次商量工作方法,及时召开了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理解了“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此后,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和他交朋友,还成立了帮扶小组,有辅导他学习的,有帮助他扫地的,有帮忙记作业的.....  

这位残疾孩子慢慢变得活泼开朗了,在玉井巷小学愉快度过了六年生活,形成了善良、热情、好学的良好品格,后来考入重庆某绘画学院。  

面对成绩,王玉青说,学校要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因绿色是健康,青春、活力的象征。让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远离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勤奋向上、勤俭节约,亲近自然,为赢得绿色人生打下基础,将是她永恒的追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玉井巷小学先后获得省级绿色学校、青海省健康教育示范校、西宁市文明校园、西宁市文明单位、西宁市创卫先进单位及西宁市卫生学校等殊荣。  

   

    “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精心营造书香校园,渗透提升修养(小标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小学校长魅力人物专访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