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XX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关于加快推进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
改革试点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以下简称“试点区”)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我区深化全面转型、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为全面完成《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我区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经区委、区政府研究,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cr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服务业大发展为主线,以加快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为保障,统筹“四区”[1]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双轮创新驱动,升级换档提速,推进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发展,加快石景山区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跨越转型,构建起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努力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全国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
(二)行动目标
经过努力,到2015年我区服务业总量规模进一步壮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度显著增强;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承载力显著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显著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石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服务业吸纳就业比重达到80%以上,对于区级财政的贡献度达到90%;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
——五大主导产业平均每年各引进1-2家对区域贡献较大的龙头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15%,现代金融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5%,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6.5%,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
——形成“一轴一核一园多支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8个[2]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总量超过300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60家,商务楼宇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商务楼宇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
——服务业绿色清洁生产覆盖面不断扩大,万元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40%。
二、实施八大工程
立足石景山区产业、功能双转型,坚持“先行先试、先行示范、先行探索和先行试点”,通过实施主导产业提速、集聚区建设发展、招商引资提效、承载力提升等八大工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高效、智能化、可持续发展步伐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服务业更加惠民、便民、利民,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一)主导产业提速工程
1.加快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产业引导,制定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产业功能板块发展专项规划,壮大传统业态,拓展新兴业态。加大引进力度,依托首钢主厂区等现有资源,加大对文化创意领域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影视制作、设计创意、数字媒体、工业博览等产业,鼓励吸引一批国家级项目落户,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推动现有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建立文化创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力度,加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注重对小微企业的孵化培育。探索龙头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搭建我区文化科技创新及交流平台,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激励引导,提高企业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速构建完整的数字娱乐产业链,打造首都数字娱乐中心和国家网络游戏产业重要基地,实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在试点区的规划布局。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切实提高“光影文化季”等重大活动的包装和策划水平。确保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15%。
2.加快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按照“打造长安金轴,实现一轴两翼”的发展思路,深入研究现代金融产业规划布局,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和服务力度,实现长安街西延线金融要素集聚,使试点区成为首都金融产业的重要板块。加快国家保险产业园建设,研究制定园区发展产业规划和政策体系,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和载体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保险机构的入园工作。抢占互联网金融发展先机,落实《石景山区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办法(试行)》,加快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抓好重点企业的引进和服务工作。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设立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加强理论研发和人才培养;建设互联网金融征信平台,组建产业联盟,建立行业的自律和风险控制体系,将互联网金融产业做大做强。确保2015年现代金融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12%。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石景山园的开发建设和产业升级,推进北i区土地开发和南区开发建设,加快产业载体建设。重点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业产业链条延伸,培育优势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加快高新技术高端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旅游休闲等主导产业融合化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采用自建或共建方式加强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建设,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核心要素加快集聚,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确保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5%。
4.加快商务服务业高端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规模实力,增强高端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银河综合商务区等具有明显总部聚集特征的商务区建设,大力吸引电子商务、高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总部以及民营企业总部,增强总部聚集效应。以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提升品质为途径,提升各商务功能区行业配套水平、综合服务功能和客户便利度,更好地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高品质商务楼宇,完善商务配套设施,形成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主题楼宇发展,创建电子商务联盟,引导电子商务在文化创意、高技术服务、旅游休闲等领域深化应用,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北京市商业保理试点工作。高标准建设衙门口现代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提升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办好“京西消费节”、“台湾美食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方位营造区域商业发展氛围。确保2015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6.5%。
5.加快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加快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建设石景山西山八大处文化景区、石景山数字娱乐区等市级旅游功能区。探索推进功能区建设以及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的配套支持政策,全力推进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总部基地及体验中心等区域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要素聚集的服务综合体,发挥项目在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国际交往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度开发首钢工业遗址资源,协调推进工业文化旅游区建设。改造提升天泰山、石景山游乐园等景区、景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对重点景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环境、设施等进行整体改造优化,提升旅游公共环境质量。通过发展特色旅游线路、推出创意旅游商品、培育发展“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品牌等,增强对消费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打造首都新的旅游目的地。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确保2015年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提升至5%。
(二)集聚区建设发展工程
坚持把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平台。依托“一轴一核一园多支点”的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产业载体,增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打造出具有更大规模体量、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功能区,支撑试点区建设和石景山区经济发展。
1.打造“长安金轴”。以长安街西延线为依托,加快金融创新要素集聚,全力推动“轴线经济”,打造首都特色金融发展集聚区。科学规划长安街西延线及周边的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进一步释放发展空间,支持以现代金融产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态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内高端商务楼宇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盛景国际广场a座等载体为核心,加大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和服务力度,吸引功能性总部及新兴金融机构落户,进一步壮大现代金融产业基地,将“长安金轴”建设成为以创新金融为特色的服务业总部集聚区,使其成为北京市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产业的重要支撑。
2.着力助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充分发挥区政府与首钢总公司两家优势与功能作用,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以首钢主厂区为主要空间载体,加大对该区域发展的规划研究,研究制定城市设计导则、综合交通规划、市政综合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绿色生态规划等多部专项规划,形成规划体系,指导开发建设工作。借助长安街西延良好的区位优势,依托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水岸经济”,引入特色演艺、娱乐竞技、体育健身等多种业态,着力打造新首钢滨河综合休闲带。积极落实《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首钢的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先行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加快首钢核心区开发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钢铁、能源、装备、矿业、有色金属等领域制造业企业总部落户,打造制造业企业总部基地,培育并吸引金融、商务、设计、咨询、交易、营销等企业入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西十筒仓地区,高水准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保护开发利用工业遗存资源,策划举办系列工业主题文化品牌活动,打造首钢工业旅游体验项目。
3.加快中关村石景山园建设。以中关村石景山园扩园为契机,充分借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政策优势,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融合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国家保险产业园、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载体建设;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实现西山汇载体全部入驻,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事项公开化,加快推进石景山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土地及载体供应,积极推进北i区一二级开发、创新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中关村石景山园南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市政道路、人才公租房、服务平台、园区企业就餐工程、公共交通、生态园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人居环境。
4.多支点推动试点区产业发展。一是加快银河商务区建设。按期完成银河商务区e地块商业金融项目,推进k地块、弹簧厂地块二级开发建设,加快l地块拆迁进度,缩短土地一级开发及上市周期。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配套设施,重点抓好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完善商务区周边地区公共配套设施,适量配置商业街、特色餐饮、健身场馆等设施,创造便捷、舒适、时尚、高端的办公生活环境;二是高标准建设京西商务服务区,承接“长安金轴”,依托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落实规划方案,实施二级开发项目建设,建设一批生态智能型商务楼宇,吸引国际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高端服务机构入驻和现代服务业高端要素集聚,积极发展现代商业、电子商务等产业,努力建成总部特征明显、高端要素聚集、创新创意活跃、生态环境优美的高端总部型商务功能区;三是推动国际雕塑园商务旅游休闲区建设,积极推进北京国际雕塑园地下文化娱乐中心上市及开发建设,整合北京台湾街、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总部基地等空间资源,丰富载体建设,并以异域风情为特色,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高端产业。借助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落户石景山的巨大机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符合区域定位的企业入驻;四是推进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建设。以苹果园交通枢纽为核心,强化规划设计,细化交通枢纽主体设计方案,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推动土地一级开发、上市及项目开发建设,建设相关功能配套设施和产业载体,拓展新的产业承载区域,整
关于加快推进XX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本文2014-01-02 16:14:2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488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