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难的几点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明显增多,严重影响到司法工作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检察机关为更好地处理涉发涉诉信访积案,预防新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更好地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司法保障,特就如何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难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重视调查研究是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难的前提
做好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调查工作是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工作中,首先要从全面调阅法院审判、执行卷宗入手,详细了解、吃透案情。然后紧扣申诉、控告材料,理出诉求事项,再针对各项诉求,逐一审查:判决结果是否正确,如有瑕疵是否符合抗诉条件;审判、执行行为是否合法,如有违法是否构成犯罪等。最后依据扎实的调查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息诉方案,主动约谈申诉人。
约谈前,还有必要对当事人的家庭情况、案外情况进行调查,多了解掌握当事人及案情有关信息,约谈时适时透漏给当事人,当事人会认为我们确实对这个案件用心、尽力、认真对待了,已掌握了真实情况。心理上不仅会信任我们,对我们有好感,对纠缠诉讼者也有助于其打消侥幸和无理取闹的念头。同时,还要摸准当事人的性格特点,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该温和的温和、该严厉时严厉,让当事人深刻理解法律是公正的,让他们放平心理,“官司打九九,不打加一”,自动息诉,达到案结事了。
二、注重谈话技巧是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难的重要方法
首先对当事人要表示理解,稳住他们的过激情绪。其次要做好“两面派”,一方面站在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以朋友亲人的身份去和他们沟通,使他们能听进去,对你有认同感。一方面要以执法者的身份和思维去释明法律,讲清道理。以求圆满解决问题。
约谈时既要像和朋友聊天,又像侦查讯问,必要时,还要像法庭辩论。从掌握当事人心理对症解决问题上要借鉴讯问技巧,从解答问题争论说服上,要有法庭辩论的思辨方式。从缓解情绪控制局面上又要像朋友谈心,设法与当事人拉近距离,保持友好和谐局面。
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要有足够的耐心,甚至是激烈的言辞,也要静心听下去。当事人明知他说的这些话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但就是心理上、情绪上过不去,你耐心听他宣泄一下情绪,说完了情绪也就平复了,事情也就好办啦。这时他会想:作为一个检察官,能听他讲这么多带有情绪的话。嘴上不说,心里会有一些感激和不好意思。即便事情与自己的心理还存有一些小小差距,也不会再小题大做。
有些当事人性格偏执,加上多年缠访闹访,在心理上有形成的一套自己的“理论”,根本听不进别人不同意见,他认为你的解释都是为对方开脱,听不进去,也不愿听。他讲起来滔滔不绝,你插话都困难,往往出现你讲你的,他说他的局面。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答置若罔闻!使谈话进行不下去。俗话说“宁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涂人说句话。”何况他很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类人最难缠,但又必须缠,不光“缠”,还要缠通。这就需要方法、技巧。这时你要面带笑容,对其既尊重又严肃,亦庄亦谐,反复要求。例如“老兄你能听我说一句不?你既然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等等。对此类过激当事人,说话时应避免直接出现他较敏感、忌讳容易受刺激的字眼,把那些原则性很强的语言、术语用委婉的言词去表述。
还有
一、重视调查研究是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难的前提
做好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调查工作是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工作中,首先要从全面调阅法院审判、执行卷宗入手,详细了解、吃透案情。然后紧扣申诉、控告材料,理出诉求事项,再针对各项诉求,逐一审查:判决结果是否正确,如有瑕疵是否符合抗诉条件;审判、执行行为是否合法,如有违法是否构成犯罪等。最后依据扎实的调查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息诉方案,主动约谈申诉人。
约谈前,还有必要对当事人的家庭情况、案外情况进行调查,多了解掌握当事人及案情有关信息,约谈时适时透漏给当事人,当事人会认为我们确实对这个案件用心、尽力、认真对待了,已掌握了真实情况。心理上不仅会信任我们,对我们有好感,对纠缠诉讼者也有助于其打消侥幸和无理取闹的念头。同时,还要摸准当事人的性格特点,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该温和的温和、该严厉时严厉,让当事人深刻理解法律是公正的,让他们放平心理,“官司打九九,不打加一”,自动息诉,达到案结事了。
二、注重谈话技巧是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难的重要方法
首先对当事人要表示理解,稳住他们的过激情绪。其次要做好“两面派”,一方面站在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以朋友亲人的身份去和他们沟通,使他们能听进去,对你有认同感。一方面要以执法者的身份和思维去释明法律,讲清道理。以求圆满解决问题。
约谈时既要像和朋友聊天,又像侦查讯问,必要时,还要像法庭辩论。从掌握当事人心理对症解决问题上要借鉴讯问技巧,从解答问题争论说服上,要有法庭辩论的思辨方式。从缓解情绪控制局面上又要像朋友谈心,设法与当事人拉近距离,保持友好和谐局面。
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要有足够的耐心,甚至是激烈的言辞,也要静心听下去。当事人明知他说的这些话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但就是心理上、情绪上过不去,你耐心听他宣泄一下情绪,说完了情绪也就平复了,事情也就好办啦。这时他会想:作为一个检察官,能听他讲这么多带有情绪的话。嘴上不说,心里会有一些感激和不好意思。即便事情与自己的心理还存有一些小小差距,也不会再小题大做。
有些当事人性格偏执,加上多年缠访闹访,在心理上有形成的一套自己的“理论”,根本听不进别人不同意见,他认为你的解释都是为对方开脱,听不进去,也不愿听。他讲起来滔滔不绝,你插话都困难,往往出现你讲你的,他说他的局面。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答置若罔闻!使谈话进行不下去。俗话说“宁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涂人说句话。”何况他很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类人最难缠,但又必须缠,不光“缠”,还要缠通。这就需要方法、技巧。这时你要面带笑容,对其既尊重又严肃,亦庄亦谐,反复要求。例如“老兄你能听我说一句不?你既然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等等。对此类过激当事人,说话时应避免直接出现他较敏感、忌讳容易受刺激的字眼,把那些原则性很强的语言、术语用委婉的言词去表述。
还有
浅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难的几点体会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关于景区门票经营模式的探讨下一篇:法律理论文章:盗窃犯罪中的“入户”辨析
本文2013-12-10 08:59:3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309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