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间金融风险和监管探索分析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11-02浏览:2759下载179次收藏

民间金融是一种自发的金融活动,它是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结果,只是,这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是以金融市场为主要的调节点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现象[1]。金融作为资金的回笼与房贷的交易形式,就其自身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民间与官方的划分,我国之所以将金融形式划分成民间和官方这两种,是因为,我国的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的监管,而民间自发的金融形式受到政府监管较少,所以,产生了民间金融与官方金融之说。民间标会西方称之为“轮转储蓄与信贷协会(rotating sav-ing and credit association)”,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一种民间互助形式。在民间标会下的民间金融所受到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而从标会角度,探索监管民间金融和规避民间金融风险的策略也十分必要[2]。  

一、福安金融与互助会崩盘概述  

(一)福安金融概述  

福安位于福建省的东北部地区,在1245年,因宋淳祐御批的“敷赐五福,义安一县”而得名福安。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89年福安正是设立为市,确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方向。电机业与拆船业这两大重要的工业形式,曾经是支撑福安市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形式,也是这两项工业,使福安市一度成为福建省东部地区的经济强市。  

由于福安市成为了福建省东部地区的经济强市,所以,其金融市场在当时也是异常活跃,民间金融在该地区普遍存在。从1993年,福安市被确立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福安市的经济就在以迅猛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也正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金融形式或者说是金融市场,已经无法满足福安市民间经济的发展了,所以,民间金融形式在福安应运而生。在民间金融产生之初,给福安市的民间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发展,大力的促进了福安市的经济发展,这也使福安民间金融越演越烈[3]。  

(二)福安标会崩盘概述  

福安标会是伴随着福安金融而产生的一种合会形式[4]。在2004年的6月份,福安标会崩盘,这个资金涉及量高达25亿元的标会的崩盘预示着福安的民间经济、民间金融正处在崩溃的边缘。2003年的国内形势是绝大多数地区都处在缺电的状态之中,也正是这一现状,给福安电机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电机的利润之高,让每一个福安人都跃跃欲试,一些人为自己抓住了机会兴奋,一些人则为自己没有抓住机会而怅惘。这个时候,福安标会的出现,给所以抓住机会和没有抓住机会的人都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福安标会从最早的月会的形式,到后来的半月会,在到后来的十日会、五日会,再到最后的日会。从标会的时间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直接结论就是,标会的时间在不断的缩短,间隙变得越来越小。虽然,人们都知道标会最终的结局都逃不开崩盘,但是,人们还是鼓足了勇气,因为,在这场争分夺秒的利益争夺战中,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都是幸运的,可以在标会崩盘之前及时的撤离。然而,事与愿违,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内,福安标会就彻底的崩盘了。  

二、福安互助会风险分析  

(一)民间金融的法律风险  

任何金融主体或者说是金融形式,毫无疑问,都面临着法律风险,官方金融面临着,民间金融也同样面临着,这是不容置疑的。民间金融与官方金融相比,其面临的风险要更大一些,在法律风险中,这一特点也同样存在[5]。  

民间金融之中存在的合约关系是典型的关系型合约,而就官方金融而言,其合约关系选择的是契约型合约,契约型合约优于关系型合约的一大特点就是,契约型合约具有更高的法律保障价值。关系型合约,顾名思义,该合约的建立是以各种关系为支撑点而确立的[6]。这之中的各种关系就包含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等关系脉络。在这些关系中所建立的合约关系,其成本之中包含一部分称之为“面子成本”的成本,这项成本小于民间借贷中的预期的收益值。通过对民间金融的相关分析,可知,在关系型合约中,不论是达成,还是履行,其交易的成本都是处在一个较低点。当面子成本与预期收益相等时,也就是其成本超过了它说能承受的临界点了,就会发生许许多多的违约的情况发生[7]。而当违约现象发生之后,必然要有一些处理方法,在处理民间金融违约过程中,也必然要运用到法律,这之中就存在着法律风险[8]。  

(二)民间金融的政策风险  

民间金融与官方金融之间区分的最大依据,即民间金融受政府的监管较少,而官方金融,从日常的金融市场中也可获知,其受政府政策监管的程度是相当的深的,同时,也是相当的严格的。  

受政府严格的金融监管,可能在一些时期中,官方金融因政府监管太过严格,而对官方金融产生过一些抑制作用,使得官方金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灵活性不大。但是,也正是政府的监管,才是得官方金融在政策上有更多的保障,减少了其中的政策风险[9]。民间金融受政府的监管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民间金融看似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不断地根据民间经济的各种需求制定出各种应对的金融方案,但民间金融在其灵活的一面,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政策风险。因为,民间金融从其产生到其发展都缺少政策的规范和支持,所以,民间金融就其风险来分析,政策风险也是其面临的一大风险内容。  

(三)民间金融的诈骗风险  

民间金融,其实质是民间自发的一种资金交易形式,资金交易包括资金支出的成本和资金收回的效益两个方面[10]。官方金融,其运作方式已经相当的成熟了,而且它有一个特定的载体,那就是银行,银行的各项内容都受到国家的直接管制,所以,在诈骗方面,民众的顾虑可以减少。而且,官方金融有其自身成熟的运营机制,在其进行资金的借贷交易中,也能做到多方考量。所以,官方金融在规避自身的风险上,尤其管理机制,诈骗风险降低[11]。民间金融其运作方式就与官方金融大为不同了,作为自发的民间金融,其在运行过程中,所制定的管理机制较少,而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并没有做到规范、科学。在民间金融的实际操作中,其更多时候以来的是地缘环境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与人的联系,这种联系也是实现民间金融中资金交易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因地缘环境而建立起的关系并不牢靠,一旦出现一些人不遵守这之中的规定,就很可能出现诈骗现象。所以,在民间金融中,一项重要的风险内容就是诈骗风险,这是民间风险自身的一些特点所带来的风险。  

结合福安互助会的彻底崩盘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也允许民间金融机构的加入,然而很多民间金融机构或者互助会之类的企业团体没有能够很好的把握我国正确的方针政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民间金融风险和监管探索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