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宅基地换房”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10-30浏览:2113下载200次收藏

 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其中,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课题。天津市华明镇是首批“以宅基地换房”的试点镇,它的做法为加快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新的探索。为了学习其宝贵经验,我在挂职单位的帮助下,通过实地参观、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华明镇以宅基地换房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我区实际作了一些思考。  

一、华明镇的基本情况   

华明示范镇坐落于天津市东丽区中北部,毗邻空港物流加工区、滨海国际机场和东丽湖,东望渤海,西接市区,南眺海河,京津塘、津蓟、津滨高速和外环、津汉、杨北公路及北环铁路交汇左右,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华明示范小城镇的建设于2006年4月全面启动,2007年10月竣工。示范镇建设共涉及原华明镇、军粮城镇12个村宅基地12071亩,规划用地8427亩,共划分为农民安置区、新市民安置区、商业商务区三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约410万平方米,规划人口达8万人。示范镇布局科学、错落有致,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就业充分,完美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基本做法    

 (一)宅基地换房的核心内容    

 所谓以宅基地换房就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标准,换取小城镇中的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如华明镇共有宅基地12071亩,原户均宅基地0.8亩,建设新镇只需新占耕地8427亩,尚有大量土地节余,完全可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具体来说,天津的“宅基地换房”的组织实施:由常务副市长挂帅,由国土资源部率先安排6402亩周转用地,然后由东丽区政府牵头,由区建委成立一个建筑公司——天津滨丽公司,负责征地、融资、建设,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做好群众工作,清点土地,企业向银行贷款融资,房子建好之后,农民按相应的标准以宅基地置换城镇商品房。力争做到“政府不拨钱、企业不亏钱、农民不出钱”,实现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推进。    

(二)宅基地换房的步骤    

 1、房屋普查、建立档案:自2002年开始,华明镇首先做了两件事:房屋认定和人员身份认定。以镇为单位,由城建规划部门进行房屋普查和测量,建立房屋档案,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2、规划建设:华明镇“宅基地换房”项目从2005年开始规划,2006年4月开工建设,规划区内可容纳18万人居住。    

  3、村民申请:通过前期的调查和测量,经多方征求意见后,由镇政府制定换房政策和标准。政策制定之后,由村、镇干部深入农村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满意者提出搬迁、换房申请,当一个村90%以上的村民提交了申请之后,村委会和镇政府签订合同,整个过程涉及6份合同,做到不强求,不强制,不强拆,力求规范行政、依法办事。    

 4、实施换房:按照天津华明镇以宅基地换房的政策内容,换房遵循两大标准:                     

——房屋有效面积:根据之前房屋普查的数据,村民的房屋分为主房和附房两种,其标准为:每一平方米主房可置换一平方米商品房,每二平方米附房可置换一平方米商品房。    

——人均置换面积:华明镇的政策规定,换房按照30平方米/人的标准置换商品房,一户人家最多可换取3-4套房子。超出面积部分,给予货币补偿。    

 三、“宅基地换房”的特点  

华明示范镇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成功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是实现了几个方面的创新:  

1、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华明示范镇宅基地换房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在不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下,先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供给小城镇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在一定时间内以农民原有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还田,实现占补平衡,耕地不减。新的示范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来平衡示范镇建设资金。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行宅基地换房以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随之发生改变,现有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将随之改革。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留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变,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新型经济组织。通过社区股份合作制将农民组织起来,把土地承包权和剩余资产变成股权,让资产流动、组合,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若干个新型经济实体,使之成为居民劳动就业、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载体,实现农民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建设投融资方式的创新。华明示范镇大胆改革“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导”建设小城镇的投融资方式,积极推行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的“以地生财,以城养城”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组建政府性投融资平台,以土地融资形式为主力资本,贷款建设农民安置区,将华明示范镇项目建设本身拥有的资产作为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以宅基地换房”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