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气象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发言材料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xx省气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卓有成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这一崭新的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五保” 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在促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xx省气象局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使之渗透到气象科研、业务、服务、管理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五保”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一是保证决策科学。配合技术管理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引导和协调工作,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和矛盾,保证气象科研项目总体方案论证工作得到圆满的结果。在气象事业结构调整、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等决策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二是保证业务精准。紧密结合气象科研工作实际,运用各种形式,深入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引导工作,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思想觉悟,正确处理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教育引导全体科技人员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以便团结合作,奋力拼搏,顺利完成科研任务。激发气象业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保证气象科研成果的业务化。2012年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包揽团体和个人全能第一名。2012年气温预报准确率、降水气候预测质量全国第五,暴雨预报准确率保持较高水平。
三是保证服务满意。致力于打造“决策服务让领导满意、公众服务让社会满意、专业服务让用户满意、专项服务让部门满意、指导服务让基层满意”的“气象服务五满意”品牌。xx省委宣传部、xx省文明办组织《xx日报》、xx卫视等八大媒体集中宣传,为xx省文明办确定的137个“xx文明行业创建品牌”中精选出的十大品牌之一,也是xx省直机关唯一入选品牌。
四是保证形象提升。制定《气象文化标识规范》,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2011年地方标准研制项目,中国气象局列为行业标准研制项目,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文化标识建设全面铺开,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气象文化标识在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处处可见。气象文化内涵体现在业务环境、办公环境等文化环境建设中,醒目的“气象蓝”彰显出部门特色,扩大了对外宣传力度,从整体上塑造了部门形象。
五是保证职工幸福。省局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制定了《xx省气象文化建设 “十二五”专项规划》,确定了xx气象部门“观云测天,服务社会”的工作宗旨,明确了气象预报、测报、科研、管理、服务等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十佳青年”、“敬业奉献气象职业道德模范”评选。省局机关1991年率先建成了省级文明单位。1995年,全省气象部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系统,是xx省命名的首批5个文明系统之一,也是全国气象部门第一个建成省级文明系统的省份。省局机关、武汉中心气象台连续三届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省局连续四届被xx省委表彰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局连续三年被中国气象局表彰为目标管理特别优秀达标单位。职工荣誉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五乏”问题在当前气象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当前,气象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五乏”的问题。
一是受社会思想的影响,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缺乏。重业务、轻教育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呈现出一手硬、一手软的状态。当前,社会元素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元素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发生了较大转变。部分领导甚至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把短期的效益放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长时间缺失,造成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少部分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错误认识,偏失了工作方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务虚,空对空,对工作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同时,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教育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过时陈旧,因此片面地认为搞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学习理论文章,既枯燥乏味又无实际意义
2013年气象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发言材料
本文2013-10-21 13:39:33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