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局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整改报告
接区纪委关于政风行风建设方面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文件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进行了安排部署,针对我局自查自纠和社会各界反映的6条意见建议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查找问题根源,并对症施策,开展了深入全面的整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针对“到乡镇检查太少,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泛滥,应加大对乡镇市场的监督力度”的意见,我局集中人力、物力和精力进行了认真整改。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延伸监管。针对全区点多、面广、人少的监管实际,我们在农村开展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即“两网”建设。在监督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在镇聘请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员26名、在村聘请信息员434名,建立了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队伍为主体,以乡镇管理员、村级信息员为辅的履盖到区、镇、村三级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弥补了基层没有腿、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在供应网络建设方面,支持信誉度高的批发企业直接把药品配送到镇、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成本,保证药品质量,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方便、价廉、安全,这项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我区被授予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区)”。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消除监管盲区。首先,全局实行“三八”工作制,即80%的人员参与监督,80%的时间从事监督,80%的精力用于监督,从人员、时间上和精力上予以保证。其次,采取“421”监管模式,即:每年对药品批发企业及区直医疗机构至少检查4次,药品经营企业及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检查2次,村卫生室每年至少检查1次,监管履盖面达100%。今年以来,共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70家,药品使用单位647家,监督覆盖率达100%。共开展了终止妊娠药品、疫苗、无证经营药品及保健食品打击“四非”等多项专项检查,共查处一般程序案件9件,纠正违法行为154项。在食品监管方面,组织区食品药品综合执法大队把全区餐饮单位按地域地段乡镇划片包干到六个监管科室,实行领导包保制、科主任负责制,城区范围由2个监管科内全天候日常监督,其他4个监管科一周有三天时间在乡镇巡逻监管,以此解决到乡镇检查太少的问题。截止目前,共对1265家餐饮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管,共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910份,为食品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3660人。
二、针对“食品安全引起了社会公愤,作为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管,目前公共场合看不见监管人员,只收费不管理,只收费不监督现象突出”的意见,我局从四方面认真进行整改。
一是重点整规小餐饮。面对小餐饮就餐人员多、环境条件差、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我局专题研究,决定对交通路、育红路难度较大的小餐饮实行重点治理。采取“八统一”措施进行全面规范改造,即统一标牌、统一灶台、统一硬化、统一操作间、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亮照亮证和监督公示、统一使用原辅料进货台账、统一健康证培训合格证管理,通过严格监管,重点攻坚,使交通路餐饮店发生了八大变化。一是标牌整齐划一、美观大方;二是地面整洁清爽;三是操作间独立方便,减少了餐具污染,;四是灶台用具质好品优,全面不锈钢材料便于清洁;五是证照(包括健康证、培训合格证)齐全规范,按规定悬挂;六是原辅料台账健全,能够追根溯源;七是管理制度齐全,并严格执行,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八是消毒设施齐全,达到消毒常态化,提升了饮食安全保障水平。交通路的改造成果,被省、市命名为小餐饮示范街,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目前,我们已在襄津路、民发世界城等地扩大试点,今后还将以每年改造、规范两至三条示范街的速度,改造小餐饮市场,同时向镇扩展,全面提高全区百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加快购置执法服装。由于资金等多种原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尚无统一购置执法服装,以便装执法为主,所以看不到执法人员巡查在街头巷尾的身影。目前,我们已经着手解决统一服装的问题,并将要求执法人员到现场执法时必须着装,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接受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塑造良好执法形象。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规范执法,执法人员监管过程中认真做到“四必须”,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着装亮证执法,必须按规定程序执法,必须携带并规范制作执法文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n
一、针对“到乡镇检查太少,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泛滥,应加大对乡镇市场的监督力度”的意见,我局集中人力、物力和精力进行了认真整改。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延伸监管。针对全区点多、面广、人少的监管实际,我们在农村开展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即“两网”建设。在监督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在镇聘请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员26名、在村聘请信息员434名,建立了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队伍为主体,以乡镇管理员、村级信息员为辅的履盖到区、镇、村三级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弥补了基层没有腿、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在供应网络建设方面,支持信誉度高的批发企业直接把药品配送到镇、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成本,保证药品质量,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方便、价廉、安全,这项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我区被授予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区)”。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消除监管盲区。首先,全局实行“三八”工作制,即80%的人员参与监督,80%的时间从事监督,80%的精力用于监督,从人员、时间上和精力上予以保证。其次,采取“421”监管模式,即:每年对药品批发企业及区直医疗机构至少检查4次,药品经营企业及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检查2次,村卫生室每年至少检查1次,监管履盖面达100%。今年以来,共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70家,药品使用单位647家,监督覆盖率达100%。共开展了终止妊娠药品、疫苗、无证经营药品及保健食品打击“四非”等多项专项检查,共查处一般程序案件9件,纠正违法行为154项。在食品监管方面,组织区食品药品综合执法大队把全区餐饮单位按地域地段乡镇划片包干到六个监管科室,实行领导包保制、科主任负责制,城区范围由2个监管科内全天候日常监督,其他4个监管科一周有三天时间在乡镇巡逻监管,以此解决到乡镇检查太少的问题。截止目前,共对1265家餐饮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管,共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910份,为食品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3660人。
二、针对“食品安全引起了社会公愤,作为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管,目前公共场合看不见监管人员,只收费不管理,只收费不监督现象突出”的意见,我局从四方面认真进行整改。
一是重点整规小餐饮。面对小餐饮就餐人员多、环境条件差、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我局专题研究,决定对交通路、育红路难度较大的小餐饮实行重点治理。采取“八统一”措施进行全面规范改造,即统一标牌、统一灶台、统一硬化、统一操作间、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亮照亮证和监督公示、统一使用原辅料进货台账、统一健康证培训合格证管理,通过严格监管,重点攻坚,使交通路餐饮店发生了八大变化。一是标牌整齐划一、美观大方;二是地面整洁清爽;三是操作间独立方便,减少了餐具污染,;四是灶台用具质好品优,全面不锈钢材料便于清洁;五是证照(包括健康证、培训合格证)齐全规范,按规定悬挂;六是原辅料台账健全,能够追根溯源;七是管理制度齐全,并严格执行,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八是消毒设施齐全,达到消毒常态化,提升了饮食安全保障水平。交通路的改造成果,被省、市命名为小餐饮示范街,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目前,我们已在襄津路、民发世界城等地扩大试点,今后还将以每年改造、规范两至三条示范街的速度,改造小餐饮市场,同时向镇扩展,全面提高全区百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加快购置执法服装。由于资金等多种原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尚无统一购置执法服装,以便装执法为主,所以看不到执法人员巡查在街头巷尾的身影。目前,我们已经着手解决统一服装的问题,并将要求执法人员到现场执法时必须着装,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接受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塑造良好执法形象。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规范执法,执法人员监管过程中认真做到“四必须”,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着装亮证执法,必须按规定程序执法,必须携带并规范制作执法文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n
食药局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整改报告
点击下载
本文2013-10-12 09:36:49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743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