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会精神
领会精神是工作中的常用词。“要认真领会精神”是每个在职人员经常听到的嘱咐。动物没有意识,但有领会精神心理习惯,一些聪明的动物能够简单地领会人类表现出的善恶精神。人具有领会精神的主观能动性,有明察秋毫的能力,这叫领会。知道什么是重点,是关键,哪些事情马虎不得,什么事情应该公开,什么事情应该隐密,什么事情应该在半透明中进行,这叫讲策略。学习和把握领会精神与讲策略之道,对于我们干好本职工作有一定积极意义。
“领会”即领悟、理解,是一种“悟道”行为。同样是看书学习,有的人领会能力强,收获大,有的人领会能力弱,收获小,真有些“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觉。陆游诗曰“数仞李杜墙,常恨久领会”。任何事物,都有其道。“道”即规律。领会精神之道,在于领悟、理解和把握一定范围内某些事物直接的或间接的规律、要意、实质或动向,是直接的、明了的,又是间接的、隐含的,甚至是事物的假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领会精神是一种方法和能力。领会精神是悟性成熟的被迫行为,是让你如何在工作中主动讲策略,因而与讲策略是一对范畴。但领会精神侧重于“要意”心领神会,即为“心有灵犀一点通”;讲策略侧重于“要义”的巧妙表达,即为“话讲得好”事情处理的“妥善”。领会精神是为了讲策略,是为讲策略做准备的,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把事物的机密搞清楚;讲策略是领会精神的继续和发展,是要把领会到的精神贯彻到底,把事情办好。为会讲策略是没有领会精神的表现,没有领会精神则是平时不求上进、不求作为的反映。不会领会精神就不能做合格的部下或下级,做不了合格的部下或下级,也就不可能做首长。领导与被领导,在表现上往往前者偏重于讲策略,后者偏重于领会精神,但领导者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是相对而言的,常常变换着角色。
有些话不便讲出来,所以要你去领会。既然是开会,为什么不把精神讲出来,讲出来不就完事了,还要会后再去领会精神,诸如在会议结束时,领导都要严肃认真地强调:“这交会议很重要,开得很成功,回去后要认
论领会精神
本文2013-09-17 09:43:3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583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