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政局社会救助处群众路线学习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3-08-27浏览:2093下载182次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民政工作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广大人民的联系最为密切。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事关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事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名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党员干部都要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积极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工作,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使社会救助真正成为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一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制定出台各项政策要利民便民。社会救助政策的受益对象是困难群众,服务对象也是困难群众。制定出台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必须贴近困难群众的实际,要注重维护广大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救助处作为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和指导部门,在研究制定社会救助政策时,不能闭门造车,拍拍脑袋做决策。要深入基层广泛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区县民政局、街道(乡镇)和居(村)委会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座谈会等方式,虚心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了解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征求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社会救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基层意见和困难群众的需求,使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更加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更加利民便民。

  二是心系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要动真情出实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是每一个社会救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所面对的困难群众家庭情况不同,困难程度也不一样,困难群众自身素质也是有高有低,一些困难群众到社会救助机构寻求帮助时,态度不好,甚至发生缠访、闹访问题。各级社会救助机构工作人员,在面对困难群众来访时,不管他们是否符合救助政策,态度如何,我们都要热情接待,认真了解他们的困难情况,要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对符合救助政策,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做好救助工作,对不符合政策的困难群众,要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尽力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是破解社会救助工作难题,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手段落后,医疗救助政策不够完善是当前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当前我市的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主要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单位索证、群众评议和社区公示等传统方式,核对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不够强,在全面性、准确性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和漏洞。下一步我们将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开发居民家庭经状况核对系统,搭建信息化核对平台,实现与公安、人力社保、工商、税务、房管、金融、证券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由人工核对向信息化的核对的转变。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医疗救助政策,主要从资助社会救助对象参加医疗保险,给予他们门诊定额补助和住院救助,开展一次性大病救助等方面对困难群众进行救助,有效的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但因按最低档参险、门诊救助标准和住院救助报销比例偏低等原因造成困难群众仍然存在看不起病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与财政、人力社保、卫生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

民政局社会救助处群众路线学习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