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序推进我市农村人口市民化
“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市民化”。中心城区作为我市资源综合配置较为完善的地区,做好“农村人口市民化”这篇文章,对推进全市城镇化建设将起到引导作用。
一、农民进中心城区落户的基本情况
1、过去五年农民进城增速较快。从商品房销售情况来看,2008年来,我市城区商品房共销售16646套、169.2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683套、140.37万平方米,可入住4.5万人。在销售的住宅当中,40%为农民进城购房,解决了约1.7万人进城居住问题。从户籍迁入来看,2008年城区户籍人口10.35万人,2012年底达到了13.98万人,增加3.63万人。其中,2011年、2012年,户籍迁入5900人和7800人,分别增长4.7%和5.9%,呈加速趋势。
2、农民进城落户的制度障碍已经消除。从今年7月1日起,我市将用一年的时间,将100多万“农业户口”变为“居民户口”,逐步实现全市户口一元化管理。特别是《天门市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为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扫清了障碍。
3、未来农村人口进中心城区有较大空间。城镇化速度取决于三方面:基础设施决定城市的承载能力;住房决定人口转移问题;就业需要大量的产业与之匹配。从我市现有情况来看,到2016年,中心城区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50万。而目前城区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无论是基础设施、住房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农村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1、资源紧张使许多农民对进城落户望而却步。一方面,城区在产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大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对农民进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协调,城区接纳农民进城落户的能力亟待提高。如果按每年3万人(现有常住人口38万人,到2016年达到50万人,那么从今年起平均每年增长3万人)的进城落户速度,就会使原本就有待改善的社会资源和公共设施捉襟见肘,“入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将成为“农民变市民”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2、农村和城市的不同政策让部分农民是否进城落户很“纠结”。一方面,国家对“三农”越来越重视,农民享受了较多的优惠政策,比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近郊农民的占地补偿以及现行的一些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等;另一方面,进城后就业、就医、住房(买商品房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又摆在面前。
3、人
如何有序推进我市农村人口市民化
本文2013-08-20 09:46:0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400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