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批博士团完成挂职 感受基层官场潜规则
10月11日,又一批广东博士启程奔赴广西,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作为广东选派的第二批博士团成员,他们7人将分别担任广西北海、钦州等地的副市长或厅级部门副职。
与此同时,他们的先行者xxx、古堂生、易干军、李佳洪四名博士已经结束了使命,正准备从各自挂职的市长助理岗位上返回,或回到书斋,或重上讲台,或继续经商。
从广东到广西,从书斋到官场,在一年的挂职中,广东博士给广西留下了什么?而基层官场又带给博士怎样的感悟?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广西--博士们的挂职地。
2004年11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42岁的xxx走在林阴道上,不时有学生向他问好。阳光透过树叶打在他的身上,xxx正赶着去给学生上课,脚步匆匆。人到中年的他微微有点发福,和学校的许多教师一样,备课、上课、写论文、搞科研、带研究生,xxx做着一个大学教授应该做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普通。
4天前,广西梧州。一个灯火辉煌的餐厅里,梧州市政府领导能来的都来了。能有如此"吸引力"使当地领导齐聚的人正是xxx。"赖博士,感谢你一年来为梧州所做的工作,我们真舍不得你走呀!"梧州市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此刻,赖的身份是即将卸任的梧州市长助理。
从大学教授到市长助理,从学者型专家到政府工作人员,xxx这一身份的转变,完全来源于去年的支援西部建设"博士服务团"活动。
作为广东省首批选派的博士,xxx和古堂生、易干军、李佳洪一起,于2003年10月来到广西挂职1年,分别任梧州、玉林、贺州、柳州的市长助理。
低调地融入
"我来之前就给自己定了规矩,到玉林后绝对不能说'你们玉林',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说'我们玉林'"
10月27日,记者来到梧州。刚一下车,xxx就迎了上来。他握手的方式热情有力,眼睛平和而谦虚地直视对方。"赖博士的握手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他从来没有架子。"在一旁的司机说。
"建议少报道我个人,多报道当地和组织。"一见面,赖就向记者提出了唯一要求。
事实上,"少报道个人"是所有博士和记者接触过程中提及最多的一句话。而背后的原因则是博士们最朴素的想法--"低调地融入"。
广东选派的首批4名挂职博士团成员都是各自单位的业务好手。xxx,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古堂生,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项目投资部副总经理,物理学博士;易干军,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农学博士;李佳洪,广东发展银行河源办事处副总经理,经济学博士。
"他们是'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合作的开路先锋。"广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处李小东处长说。
参加博士团的动机其实非常简单。去年6月底的一天,xxx正在给研究生上课,院长叫他去一下,介绍了博士团的事情。"组织上有需要,我个人当然要配合。"
而古堂生的初衷更添加了一些积极的因素。"人生说到底是个经历,博士团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进一步了解国情和民情。"
正是抱着这种学习的姿态,博士们来到广西。
刚开始的几个月,他们似乎都没有什么行动,每天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查阅资料、下基层调研。
"为了方便调研,赖博士到梧州后学会了开车。"梧州市委组织部知工科长张赞对xxx刚来梧州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在两个月内走遍了梧州所辖的七个县(市)区,对'三农'、经贸、教育、财政等问题都有调研,这不容易啊。"
10月27日,记者和xxx一起走在梧州街上,不时有人过来打招呼。"你在梧州认识的人怎么这么多?"记者好奇地问。"都是我下基层走访时认识的朋友。"赖微笑着答道,"现在和他们感情很深啊。不经意间的闲聊是最好的调研方式,他们会讲真话。"
调研留给易干军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一次他去富川县的一户残疾人家,看到老人终日蜷缩在炕上,儿子、孙子患有严重的智障,全家最值钱的是做饭的锅。易干军当场就偷偷落泪了。"从他们家出来,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当地百姓做点事。"
而古堂生或许是4个博士中最沉默的一个。刚来玉林时,众人眼中的他只是不停地翻阅资料,很少说话。其实,古堂生有自己的想法:要为玉林做实事,首先要了解玉林,而多听、多看是最好的了解方式。"我来玉林前就给自己定过一个规矩,到玉林后绝对不能说'你们玉林',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说'我们玉林、我们政府',这样才能尽快融入地方、打开工作局面。"
事实上,在博士们刚到广西的那段时间,当地并没有给他们明确的分工。"市长助理是虚职,就看本人怎样干了。"熟悉广西官场的官员田波(化名)向记者点破了这一点。"对博士的到来,当地一开始也没有足够的准备。不安排具体的分管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博士们根据自身特长多接触多了解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如果要混日子也是相对容易的。"
慢慢地,四个博士都找到了感觉,xxx的重点在农业,古堂生的重点在信息化、企业改制和经济金融,易干军的重点在种植业,李佳洪则专注于对外开放、企业上市等金融工作。
博士们的妙招
每个博士都有不同的绰号,信息化博士、果王博士等,柳州市政府的一名官员说"博士的点子就是新"
"信息化博士"是古堂生在玉林的代名词。在他来之前,玉林是广西唯一没有设立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管理部门的地级市。
"我们一直想搞这块,但以前没有专门机构。"玉林市信息办副主任朱冰说。而古博士的到来恰好填补了他们的这个需要。
古堂生刚到玉林,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化的各项工作面临着没人没资金没机构没经验的尴尬处境。"于是,他首先着手牵头组建玉林市信息中心。
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从信息中心成立、发布招聘广告、资格审查、组织命题、初试、阅卷、复试、政审到最后的录用上班,一共才一个多月时间。"古博士来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高效率,我开始认识到他的能力。"朱冰对古堂生由衷敬佩。
机构组建了,但古堂生和同事们遇到更大的问题是资金。"以前玉林一些部门在信息化方面有过一定的投入,但实际效果与预期的差距导致了部分干部对信息化的理解存在误区,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玉林这个财政捉襟见肘的地区,大量的基础投入是不可能的。"古堂生感到困难重重。
在充分调研并取得市长支持的基础上,他找到了妙方--整合资源。利用玉林各政府部门现有资源的冗余,搭建起电子政务的硬件平台,将投入的重点放在系统的软件平台和应用层面。
终于,玉林市的信息化工作局面慢慢有了改观。《"一站式"公共数据交换支撑平台及应用成型系统》和《玉林市地方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两个项目正在向国家申报。而正待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2004-2005年度玉林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与工作方案》,先前已获得专家会的好评。
"如果这个规划和方案能顺利实施,我们玉林的政务信息化水平将肯定走在广西各地级市的前列。"朱冰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成绩的背后,是古堂生艰辛的付出。"经常熬通宵,饿了就吃方便面。古博士的宿舍和车上堆得最多的就是方便面。"朱冰感慨说,"他胃不好,工作起来就什么都不顾,我曾经半夜陪他去医院打吊针。为项目的事去自治区发改委起码有50次,住的都是90块左右的旅馆,想把钱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去。"
10月29日,记者在玉林采访,古堂生执意要请记者吃饭。饭后,信息中心的同志将剩下的菜打包。"古博士来玉林一年多,今天是我们一起上馆子吃的第五顿饭。"朱冰悄悄地告诉记者,"他平时吃得都很简单。"
在梧州坊间,对xxx的评价是"典型的知识型人才、做事认真、话不多、内向"。而就是这个"话不多"的赖博士,在详细了解梧州产业现状、技术条件及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向市委和政府提交了"梧州要像抓工业一样来抓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思路"调研报告,一鸣惊人。
"赖博士对现代养殖业的报告,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赞扬。"梧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何际珊透露。
而利用大学教授的优势,为当地农科人员作讲座也是xxx一大特点。从2003年起,梧州开始选派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进入107个村进行技术指导。
"我们派下去的人员都要进行培训,而今年培训请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赖博士。他向300多位中层干部讲了自己对农业产业化10多年的研究积累,并提出以'科技经纪人'的形式,在发挥科技力量的同时,发挥经济管理作用。的确让我们耳目一新,很有收获。"梧州市农业局的一位干部对记者说。
梧州荔枝等水果资源丰富,但是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xxx主动联系了温氏集团前来商谈合作事宜。"第一次缺少经验,材料准备不够充分,搞砸了。"xxx说,"我当时心里真是急呀。马上调整方法和思路,对方案重新包装,整整干了几个晚上。后来温氏集团再来的时候,对我们非常满意。一线政府工作就这样锻炼了我的能力。"
"果王"是贺州百姓对易干军的尊称。他的《从国内外脐橙生产与消费看贺州发展脐橙产业的优势》调研报告,首次提出在贺州大力发展脐橙的设想。在得到市领导肯定后,贺州的脐橙产业搞得有声有色。易干军起草的"关于调整水果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脐橙生产的决定"已作为正式文件下发;先后3次带团去赣州、中山、桂林等地考察脐橙生产,掀起了贺州脐橙一轮又一轮高潮。
李佳洪在柳州的杰作之一
与此同时,他们的先行者xxx、古堂生、易干军、李佳洪四名博士已经结束了使命,正准备从各自挂职的市长助理岗位上返回,或回到书斋,或重上讲台,或继续经商。
从广东到广西,从书斋到官场,在一年的挂职中,广东博士给广西留下了什么?而基层官场又带给博士怎样的感悟?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广西--博士们的挂职地。
2004年11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42岁的xxx走在林阴道上,不时有学生向他问好。阳光透过树叶打在他的身上,xxx正赶着去给学生上课,脚步匆匆。人到中年的他微微有点发福,和学校的许多教师一样,备课、上课、写论文、搞科研、带研究生,xxx做着一个大学教授应该做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普通。
4天前,广西梧州。一个灯火辉煌的餐厅里,梧州市政府领导能来的都来了。能有如此"吸引力"使当地领导齐聚的人正是xxx。"赖博士,感谢你一年来为梧州所做的工作,我们真舍不得你走呀!"梧州市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此刻,赖的身份是即将卸任的梧州市长助理。
从大学教授到市长助理,从学者型专家到政府工作人员,xxx这一身份的转变,完全来源于去年的支援西部建设"博士服务团"活动。
作为广东省首批选派的博士,xxx和古堂生、易干军、李佳洪一起,于2003年10月来到广西挂职1年,分别任梧州、玉林、贺州、柳州的市长助理。
低调地融入
"我来之前就给自己定了规矩,到玉林后绝对不能说'你们玉林',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说'我们玉林'"
10月27日,记者来到梧州。刚一下车,xxx就迎了上来。他握手的方式热情有力,眼睛平和而谦虚地直视对方。"赖博士的握手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他从来没有架子。"在一旁的司机说。
"建议少报道我个人,多报道当地和组织。"一见面,赖就向记者提出了唯一要求。
事实上,"少报道个人"是所有博士和记者接触过程中提及最多的一句话。而背后的原因则是博士们最朴素的想法--"低调地融入"。
广东选派的首批4名挂职博士团成员都是各自单位的业务好手。xxx,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古堂生,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项目投资部副总经理,物理学博士;易干军,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农学博士;李佳洪,广东发展银行河源办事处副总经理,经济学博士。
"他们是'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合作的开路先锋。"广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处李小东处长说。
参加博士团的动机其实非常简单。去年6月底的一天,xxx正在给研究生上课,院长叫他去一下,介绍了博士团的事情。"组织上有需要,我个人当然要配合。"
而古堂生的初衷更添加了一些积极的因素。"人生说到底是个经历,博士团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进一步了解国情和民情。"
正是抱着这种学习的姿态,博士们来到广西。
刚开始的几个月,他们似乎都没有什么行动,每天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查阅资料、下基层调研。
"为了方便调研,赖博士到梧州后学会了开车。"梧州市委组织部知工科长张赞对xxx刚来梧州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在两个月内走遍了梧州所辖的七个县(市)区,对'三农'、经贸、教育、财政等问题都有调研,这不容易啊。"
10月27日,记者和xxx一起走在梧州街上,不时有人过来打招呼。"你在梧州认识的人怎么这么多?"记者好奇地问。"都是我下基层走访时认识的朋友。"赖微笑着答道,"现在和他们感情很深啊。不经意间的闲聊是最好的调研方式,他们会讲真话。"
调研留给易干军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一次他去富川县的一户残疾人家,看到老人终日蜷缩在炕上,儿子、孙子患有严重的智障,全家最值钱的是做饭的锅。易干军当场就偷偷落泪了。"从他们家出来,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当地百姓做点事。"
而古堂生或许是4个博士中最沉默的一个。刚来玉林时,众人眼中的他只是不停地翻阅资料,很少说话。其实,古堂生有自己的想法:要为玉林做实事,首先要了解玉林,而多听、多看是最好的了解方式。"我来玉林前就给自己定过一个规矩,到玉林后绝对不能说'你们玉林',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说'我们玉林、我们政府',这样才能尽快融入地方、打开工作局面。"
事实上,在博士们刚到广西的那段时间,当地并没有给他们明确的分工。"市长助理是虚职,就看本人怎样干了。"熟悉广西官场的官员田波(化名)向记者点破了这一点。"对博士的到来,当地一开始也没有足够的准备。不安排具体的分管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博士们根据自身特长多接触多了解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如果要混日子也是相对容易的。"
慢慢地,四个博士都找到了感觉,xxx的重点在农业,古堂生的重点在信息化、企业改制和经济金融,易干军的重点在种植业,李佳洪则专注于对外开放、企业上市等金融工作。
博士们的妙招
每个博士都有不同的绰号,信息化博士、果王博士等,柳州市政府的一名官员说"博士的点子就是新"
"信息化博士"是古堂生在玉林的代名词。在他来之前,玉林是广西唯一没有设立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管理部门的地级市。
"我们一直想搞这块,但以前没有专门机构。"玉林市信息办副主任朱冰说。而古博士的到来恰好填补了他们的这个需要。
古堂生刚到玉林,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化的各项工作面临着没人没资金没机构没经验的尴尬处境。"于是,他首先着手牵头组建玉林市信息中心。
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从信息中心成立、发布招聘广告、资格审查、组织命题、初试、阅卷、复试、政审到最后的录用上班,一共才一个多月时间。"古博士来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高效率,我开始认识到他的能力。"朱冰对古堂生由衷敬佩。
机构组建了,但古堂生和同事们遇到更大的问题是资金。"以前玉林一些部门在信息化方面有过一定的投入,但实际效果与预期的差距导致了部分干部对信息化的理解存在误区,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玉林这个财政捉襟见肘的地区,大量的基础投入是不可能的。"古堂生感到困难重重。
在充分调研并取得市长支持的基础上,他找到了妙方--整合资源。利用玉林各政府部门现有资源的冗余,搭建起电子政务的硬件平台,将投入的重点放在系统的软件平台和应用层面。
终于,玉林市的信息化工作局面慢慢有了改观。《"一站式"公共数据交换支撑平台及应用成型系统》和《玉林市地方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两个项目正在向国家申报。而正待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2004-2005年度玉林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与工作方案》,先前已获得专家会的好评。
"如果这个规划和方案能顺利实施,我们玉林的政务信息化水平将肯定走在广西各地级市的前列。"朱冰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成绩的背后,是古堂生艰辛的付出。"经常熬通宵,饿了就吃方便面。古博士的宿舍和车上堆得最多的就是方便面。"朱冰感慨说,"他胃不好,工作起来就什么都不顾,我曾经半夜陪他去医院打吊针。为项目的事去自治区发改委起码有50次,住的都是90块左右的旅馆,想把钱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去。"
10月29日,记者在玉林采访,古堂生执意要请记者吃饭。饭后,信息中心的同志将剩下的菜打包。"古博士来玉林一年多,今天是我们一起上馆子吃的第五顿饭。"朱冰悄悄地告诉记者,"他平时吃得都很简单。"
在梧州坊间,对xxx的评价是"典型的知识型人才、做事认真、话不多、内向"。而就是这个"话不多"的赖博士,在详细了解梧州产业现状、技术条件及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向市委和政府提交了"梧州要像抓工业一样来抓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思路"调研报告,一鸣惊人。
"赖博士对现代养殖业的报告,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赞扬。"梧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何际珊透露。
而利用大学教授的优势,为当地农科人员作讲座也是xxx一大特点。从2003年起,梧州开始选派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进入107个村进行技术指导。
"我们派下去的人员都要进行培训,而今年培训请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赖博士。他向300多位中层干部讲了自己对农业产业化10多年的研究积累,并提出以'科技经纪人'的形式,在发挥科技力量的同时,发挥经济管理作用。的确让我们耳目一新,很有收获。"梧州市农业局的一位干部对记者说。
梧州荔枝等水果资源丰富,但是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xxx主动联系了温氏集团前来商谈合作事宜。"第一次缺少经验,材料准备不够充分,搞砸了。"xxx说,"我当时心里真是急呀。马上调整方法和思路,对方案重新包装,整整干了几个晚上。后来温氏集团再来的时候,对我们非常满意。一线政府工作就这样锻炼了我的能力。"
"果王"是贺州百姓对易干军的尊称。他的《从国内外脐橙生产与消费看贺州发展脐橙产业的优势》调研报告,首次提出在贺州大力发展脐橙的设想。在得到市领导肯定后,贺州的脐橙产业搞得有声有色。易干军起草的"关于调整水果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脐橙生产的决定"已作为正式文件下发;先后3次带团去赣州、中山、桂林等地考察脐橙生产,掀起了贺州脐橙一轮又一轮高潮。
李佳洪在柳州的杰作之一
广东首批博士团完成挂职 感受基层官场潜规则
点击下载
本文2005-08-12 17:36: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28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