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水利局行政执法大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近几年,全市水行政执法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个率先”、“三个第一”为目标,通过强化水法规宣传,全社会水法制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强化队伍建设,水行政效能明显提高;通过深化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水事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创新执法手段,群众对水行政执法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为我市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一、基本情况
我市地处长江下游,境内湖泊水库棋布,河流众多,水域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14.3%。水利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以长江、滁河、秦淮河、水阳江4条流域性河道的42条骨干河道为主,以总长约3373km的616条支流、12座湖泊、251座水库为支撑,15座重点水闸、5座骨干泵站为控制,112个水功能区、10个饮用水源地为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构成了全市的水系框架,同时也赋予了水行政执法工作面广、点散、线长、量大的特点。
强化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加强水利设施的管理和保护,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一直是全市水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重点。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依托市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各区水利局,至2012年末,全市共组建水政监察支队1个、水政监察大队12个(市级直属5个,各区7个);依托镇街水利站,组建水行政执法中队43个。目前共有专职水政监察员145人,兼职水政监察员235人。市级、区级8个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法定行政执法主体,市水政监察支队及12个水政监察大队为受委托的行政执法主体,全系统的水行政执法工作由市水政监察支队统一组织和协调。
据统计,从2010年6月份起,全市平均每年发生损毁水利工程设施、危及水利工程安全、向河道管理范围内及水面倾倒渣土垃圾等水事违法行为600—800起,85%的水事违法行为在水政部门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后能够自行纠正,但每年也有80—120起水事违法行为需要走一般程序立案查处。汛前清障工作是防汛执法的重要工作,每年汛前都要清除行洪障碍100余处。长江禁采江砂执法,每天正常水上巡查4—6次,每年都要抓获非法采砂船只50—70条次,长江xx段禁采江砂执法管理保持全流域最好的态势。
由于水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了巡查常态化、执法规范化、普法深入化,近几年没有出现因人为因素损毁水利工程设施而产生的堤防决口、水源地遭受污染等重大水事违法行为,没有出现水行政诉讼败诉或行政复议撤销的情形。
二、检查内容
1、水行政执法保障中心工作情况。围绕市委、市政府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部署,从去年开始,全市水利系统以“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和“高铁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一是推进河道管理范围的拆违。今年上半年,全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列入市“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工作进展顺利。市水政监察支队加强与市动拆办和涉河相关执法部门的协调,按照“执法文书由水利部门下达,执法行动由属地政府组织实施”的分工原则,长江和秦淮河管理处适时组织调查取证,通过与江宁、雨花、白下、秦淮、下关、栖霞六个区城管局及相关责任街道多次协调沟通,较好地完成了市动拆办下达的第一阶段违建拆除任务。今年二季度下发各类执法文书40余件,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拆除21户,4546.42平方米,清除违章种植168亩,其中强制拆除8户,892.1平方米,协助浦口高新区与列入动迁拆违治乱整破计划的大桥船厂、浦口刘伊船舶修造中心、xx桥机工程有限公司3家单位签订自拆协议。第二阶段拆违任务正按计划展开。二是圆满完成京沪高铁xx段涉河项目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去年下半年,市综治办开展了京沪高铁xx段的环境整治。京沪高铁跨越长江、秦淮河段施工后环境较差,市属长江和秦淮河管理处,制定了周密的水环境保护方案,加班加点积极推进,截止今年3月份,已全面完成秦淮新河、秦淮河、运粮河及长江大胜关大桥南岸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和绿化任务,共整治水面环境5.5万平方米,拆除高铁建设遗留违章建筑物1532平方米,施工遗留废旧码头1座,植树5218棵,种植草坪60400平方米。此项工作5月7日顺利通过省综治办组织的专家验收。三是开展多次专项执法行动。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百湖执法大检查”、“地下水专项执法”“水资源专项执法”、“长江涉砂船舶治理”、“水文环境及水文设施保护专项执法”,以及防汛清障等专项执法行动,对存在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查处了一批违法行为,为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2011年、2012年持续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行动,从依法管理、规范管理、从严执法入手,查找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水资源管理,并配合江宁区政府对夹江饮用水源地范围内的多座砂场进行整治,确保饮用水安全。
2、水行政执法队伍和制度建设情况。在如何提高执法效能上,我局从建章立制入手,一是重视执法队伍的规范化。早在2008年,就制定出台了《xx市水政监察大队、中队规范化建设标准》(简称“十化”、“五有”标准),《xx市水政监察大队、中队规范化建设考核细则》,促进了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执法装备的改善,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12个水政监察大队、43个水政监察中队全部达标。二是重视执法程序的规范化。以执法过程为主线,先后制定了执法依据公示、执法巡查、违章报告、调查取证、重大案件集中审议、自由裁量、限时办结、听证复议、执法过错追究、卷宗归档、网上办案等系列规章制度,几年来没有出现因法规适用不当或执法程序不规范等产生的诉讼问题,促进了执法责任制的落实。三是重视执法队伍廉政建设。按照省水利厅“三项承诺、六条禁令”要求,结合水行政执法既有水上又有岸上的实际,制定了“五有”、“十不准”细则,所有执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市长江河道管理处聘用的禁采协管员,今年已有两名队员因玩忽职守而遭解聘。四是重视执法队员业务培训。市局、支队每年组织不少于三期的集中培训,各大队坚持组织开展针对性补差训练,培训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创新学习培训方法,利用水利网络平台,创办了“水行政执法网上学习园地”,建立水行政执法数据库和题库,采取网上答题、自动评分的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
2013年水利局行政执法大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本文2013-07-29 16:10:15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