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民法院加强司法公信建设经验交流材料1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3-06-17浏览:2293下载211次收藏

 

近年来,xx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把推行司法公开作为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和促进司法公正效率的重要切入点,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从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到法院管理和工作举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公开,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立足于内涵创新,全力提升公开水平

坚持立案公开,保障当事人诉权。推行集一次性诉讼指引、材料接收等“一站式”立案服务,设置“导诉台”和便民服务台,安排专职导诉人员为前来立案的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咨询服务。及时告知诉讼风险、帮助查询案件信息、解答诉讼疑问、提供信访接待服务;牢固树立“立案有限原则”,积极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减少诉累。并通过宣传栏、公告牌、电子触摸屏等及时公布案件立案条件、受理范围、立案流程、法律文书样式、诉讼费用收取标准、缓减免交诉讼费程序和条件,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内容。建立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系统,方便群众立案和查询案件信息;并及时将案件受理进展情况告知当事人,对于不予受理的,及时将不予受理裁定书、再审申请通知书、驳回再审申请裁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依法送达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开展上门立案70余件,帮助经济上确有困难的244名当事人办理缓交诉讼费65万元;不断完善司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巡回审判活动,坚持巡回公开办案60场次。2011年因立案信访成绩显著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

坚持庭审公开,打造阳光审判平台。庭审公开是司法公开的一项基本内容,是防止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xx法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开展庭审规范化活动,结合审判方式改革开示范庭、标准庭,诉辩式庭审模式得到很好的统一。通过庭审模式的统一,落实了公开开庭和公开宣判,做到“五个公开”:诉辩意见公开、质证公开、认证公开、事实公开、裁判公开,当事人有理讲在法庭,有证举在法庭,有论辩在法庭。通过建设数字庭审系统,对6个业务庭和6个人民法庭的审判全过程进行音频和视频的全部录制,可通过网络将审判的全过程进行同步直播,扩大法院的知名度和审判的透明度,真正实现民众所要求的阳光审判。建立庭审音像档案,当事人可以按规定查阅和复制,以保证庭审过程的公开透明。严格执行诉讼法的规定,对依法应公开审理的一审、再审案件,全部进行公开庭审。对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允许当事人、近亲属、媒体记者和公众旁听;对社会关注程度高,有一定影响和维稳风险的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当事人亲属以及新闻媒体参加案件庭审、调解、旁听,扩大庭审公开的范围。在裁判文书送达时,由承办法官向当事人重点解释经庭审查明的事实、认定的证据、采信证据的理由以及裁判的法律依据,并主动征询当事人对判决有无疑问,对于当事人就判决内容提出的疑问,耐心进行解释,特别是抓住诉讼当事人争议或反复纠缠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说理,努力追求胜败双方都服从和尊重裁判。近年来,全院对判决案件实行“判后答疑”后,无当事人上访,法院的公信力更为群众认可。2012年,两件示范庭审(录像)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优秀庭审,一份法律文书被省高院评为优秀裁判文书,是十堰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民法院加强司法公信建设经验交流材料1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