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续修县志(1990—2006)
【小绪】
xxx乡于1952建乡。原名东风公社,1981成立新街区后与xxx分治,更名xxx乡,乡政府驻地从xxx村迁至江西村。
xxx乡地处xxx中心腹地、鲁南山脚下的大桥河畔,距xxx城 55公里 、区公所 7公里 。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辖大山、江西、木城、扎塘、xxx、油房沟、金沟7个村39个村民小组。北接新街区xxx;南与xxx接壤;东与鲁吉区的黑嘎乡、文箐乡相邻;西与xxx相连。海拔1700—2500;全乡年平均气温 16℃ ;降雨量900ml;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属典型的农业大乡,光热条件好,实有耕地6706亩,其中:水田1906亩,旱地4800亩,全乡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蚕桑、油菜籽等。主产经济作物烤烟4800余亩、养蚕100余张,粮食作物优质水稻1930余亩,小麦1800余亩,玉米1100余亩。畜料光叶紫花苕3500余亩。2006年末1626户6753人,其中男3562人,女3191人,劳动力3800余人。以汉族为主,间居彝、苗等民族,其中彝族约62人,苗族约31人。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994年,建成江西大堰三面光防渗工程。
1996年,大山、江西村下湿田改造,同时建成鲁班村大堰三面光防渗工程。
1998年,通固定程控电话,用户达100余户;同年由香港邵逸夫先生出资10万元、县区乡筹资55万元在原址新建被洪水冲毁的xxx乡中心校,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2004年,江西桥建成通车;同年6月境内的扎塘村六社发生长约 100米 、宽 80米 的大型山体滑坡事故,搬迁农户3户,损毁土地133亩,损毁沟堰100余米;10月县区乡共同筹资55万元在原址新建xxx乡政府办公大楼,美化、净化了干部职工的办公环境和改善了住宿条件。
2005年,建成国家烟草总局 30m3 标美水窖573口;同年乡卫生院在原址新建,新分配医务人员3人,设病床2张,解决了全乡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妥善安置了扎塘村六社山体滑坡造成的3户农户的搬迁工作,恢复损毁土地和沟堰。
2006年建成移动、联通通信基站,改善了通讯网络,使手机用户增至400余户;同年扎塘、xxx、金沟三个村群众投资约50万元,群众投劳10000余个,建成通村公路15公里。
【经济建设】
xxx乡1990年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薯类、豆类等,全乡粮食播种面积5800亩,产粮158. 6万公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 120公斤 。在1991年推行地膜种植玉米,水稻宽窄行种植以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玉米和水稻的亩产分别从1990年的 160公斤 和 190公斤 增长到2006年的 430公斤 和 520公斤 。1990年,全乡烤烟处于新产业初步发展阶段。1993年起,历届乡党委、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农技推广和示范种植,逐年实现粮食增产增收。1998年,烤烟市场发生混乱,烤烟发展陷入低谷。1998年,完善承包经营体制,完成全乡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后续工作在2005年得到
某乡镇续修县志(1990—2006)
本文2013-05-27 09:53:12发表“模板范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651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