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管理工作会议发言稿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从去年9月教育局召开“构建高效课堂管理工作会议”,开始启动构建高效课堂工作,一年年时间过去了。我校在构建高效课堂初始阶段的工作,勤于学习、科学实践、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取得了构建高效课堂初始阶段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我们对构建高效课堂工作以来所做的相关工作及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明确认识、统一思想是先导
面对一项新的改革,教师中不愿参与者有之、消极等待者有之,抱着应付差事、走走过场的亦有之,怕吃苦、怕受累的更有之。这些现象都是人之常情。在教改实验初期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思想引领,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克服教师思想上的畏难情绪,激发教师的教改热情,鼓舞教师的教改勇气,是我们拉开教改序幕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
为此,我们做到逢会必讲教改,逢人必谈教改,采取会议渗透、宣讲;分年级组召开座谈会,领导深入年组与教师交流,召开教改实验动员大会等多管齐下的办法蓄势造势,引领教师明确“五点认识”:一是认识到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已经刻不容缓;二是认识到本次教改实验是目前我们所找到的落实课改理念的最为有效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展示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向积极主动勤奋学习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三是认识到本次教改是我们自2003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在教学模式上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四是认识到唯有加强学习,才能搞好教改实验。实验教师既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又要加强教改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实践操作方法的学习,不学习,再好的教改项目也会流产,不学习教改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出现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五是认识到教改实验是对我们的挑战,是对我们全体教师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精神、教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检验。
二、完善组织、建章立制是保障
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必会引发教师工作方式、学校管理流程、方式上的变化,是对学校原有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的挑战,为了确保教改实验取得良好开局,我们及时成立了教改实验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学生教师培训小组、后勤服务保障小组,研究制定了教改实验工作方案。及时优化室内文化建设,变原来的秧田式的桌椅摆放为小组合作式,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口号、组名、组训,制作组名牌、组训牌、教改实验学生课堂规则牌匾悬挂于教室。
与此同时,学校修订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评价体系,先后制定《一案三单设制要求》《教改实验管理制度、检查评比制度》,重新修订了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保将教改实验相关工作制度化,强力推进。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学校的教改实验基本走上了规范化,运行顺畅。
三、学习培训、实践研讨是关键
本次教改实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我们多年来所固有的教学模式的颠覆,对老师、对领导来说都是全新的一项改革,这就要求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研讨、在研讨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做到学习、实践、研讨有机结合,边实践、边研讨、边改革、边完善,逐步使他本土化、特色化。
为此,我们按照“学习培训先行——探索研讨跟进——总结提升相机开展”的思路。提出围绕“一个中心”;把握“两个原则”;加强“三项教研”开展教改实验。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牢记提升质量是教改的目的。
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生进师退”的理念原则,要依此理念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二是要把握好“通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质量”的原则。
加强“三项教研”:一是加强教研组教研,要求教研组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业务特长,尤其是在一案三单的开发过程中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交流共享,发挥好组内教研领头雁的作用。牢固树立“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会造就一个好的教研组,就能造就一门好学科”的思想。二是加强组际教研,要求教导处想方设法搭建校内教研平台,增强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一案三单展示交流,课堂问题集体研讨,先进经验交流研讨。三是加强校际教研、专家引领,学习外校宝贵经验,聘请专家开展引领工作,促进本校的教改实验。在这些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今年元月份,学校围绕教改实验,从本次教改的理念、教师角色的转换、课堂操控策略、一案三单的开
构建高效课堂管理工作会议发言稿
本文2013-05-24 10:50:33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6334.html